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人口与经济空间耦合研究

被引:133
作者
钟业喜 [1 ,2 ]
陆玉麒 [1 ]
机构
[1] 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2] 江西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学院
关键词
经济; 人口; 空间耦合;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
D O I
10.15957/j.cnki.jjdl.2011.02.009
中图分类号
F127 [地方经济]; C92-05 [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学科分类号
0202 ; 020202 ; 020106 ;
摘要
在鄱阳湖生态经济区1998—2008年人口和GDP数据支持下,应用区域重心和地理集中指数等方法,分析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人口与经济的耦合特征,并结合耦合指数对经济区发展类型进行了划分。结果表明: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人口与经济重心均位于几何重心的西南方向,在大的趋势上存在耦合关系;人口和经济地理集中度均呈现南高北低,围绕经济区中心城市聚集;人口和经济聚集的主要轴线为浙赣线,次要轴线为昌九线,并表现出先在昌九线集聚,后向浙赣线集聚的态势;人口地理集中度和经济地理集中度高度相关;根据耦合指数,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可划分为经济极化型、经济超前型、协调发展型、经济滞后型和经济落后型五类区域。
引用
收藏
页码:195 / 200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中国经济与人口重心的耦合态势及其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J].
樊杰 ;
陶岸君 ;
吕晨 .
地理科学进展, 2010, 29 (01) :87-95
[2]   中国人口分布和经济发展空间不均衡性对比研究 [J].
沈续雷 ;
王桂新 ;
孔超 .
人口与发展, 2009, 15 (06) :69-73
[3]   长江三角洲人口与经济的空间分布关系研究 [J].
王磊 ;
段学军 ;
田方 ;
秦贤宏 .
经济地理, 2009, 29 (10) :1619-1623
[4]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地域范围研究 [J].
吕桦 ;
钟业喜 .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 33 (02) :249-252
[5]   甘肃省人口与社会经济重心的动态演变及其对比分析 [J].
徐艳艳 ;
于洋 .
中国林业经济, 2009, (02) :41-44
[6]   河南省1987-2006年人口重心与经济重心的空间演变及对比分析 [J].
秦振霞 ;
李含琳 ;
苏朝阳 .
农业现代化研究, 2009, 30 (01) :16-19
[7]   内蒙古人口结构与区域经济耦合的关联分析 [J].
毕其格 ;
宝音 ;
李百岁 .
地理研究, 2007, (05) :995-1004
[8]   我国人口与社会经济重心的动态演变 [J].
许月卿 ;
李双成 .
人文地理, 2005, (01) :117-120
[9]   区域双核结构模式的形成机理 [J].
陆玉麒 .
地理学报, 2002, (01) :85-95
[10]   近20年来中国人口重心与经济重心的演变及其对比分析 [J].
徐建华 ;
岳文泽 .
地理科学, 2001, (05) :385-3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