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热岛效应和气溶胶浓度的动力、热力学分析

被引:15
作者
李耀锟 [1 ,2 ]
巢纪平 [3 ]
匡贡献
机构
[1] 北京师范大学全球变化与地球系统科学研究院
[2] 全球变化研究协同创新中心
[3] 国家海洋环境预报中心
关键词
行星边界层; 能量平衡方程; 城市热岛效应; 空气污染物; 城市群;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16 [环境气象学]; X513 [粒状污染物];
学科分类号
0706 ; 070602 ;
摘要
在能量平衡方程中引入气溶胶的吸收和散射作用,并与三维行星边界层运动方程组相耦合,根据温度分布显式求解运动场,探讨三维行星边界层内温度、运动、气溶胶浓度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城市人为热释放直接决定了城市热岛效应的强度,城市面积越大,城市热岛效应的强度也越强,城市面积固定时,城市越分散,城市热岛效应的强度越弱,这为城市建设多采取卫星城的方式提供了一定的理论支撑.气溶胶的散射作用要大于吸收作用,其对城市热岛效应的强度主要起削弱作用,当气溶胶浓度较大时,吸收作用更显著一些,此时城市热岛效应的强度会有一定的增强,但是幅度不大.当城市热岛效应的强度增强时,其所驱动的环流也会增强,造成城区中心气溶胶浓度略有下降.
引用
收藏
页码:729 / 740
页数:12
相关论文
共 23 条
[1]  
北京地区秋季雾霾天PM2.5污染与气溶胶光学特征分析[J]. 赵秀娟,蒲维维,孟伟,马志强,董璠,何迪.环境科学. 2013(02)
[2]   北京上空气溶胶浓度垂直廓线特征 [J].
陈鹏飞 ;
张蔷 ;
权建农 ;
高扬 ;
黄梦宇 ;
赵德龙 ;
孟筠旺 .
环境科学研究, 2012, 25 (11) :1215-1221
[3]   城市热岛效应的研究进展与展望 [J].
寿亦萱 ;
张大林 .
气象学报, 2012, 70 (03) :338-353
[4]   北京郊区夏季PM2.5和黑碳气溶胶的观测资料分析 [J].
荆俊山 ;
张仁健 ;
陶俊 .
气象科学, 2011, 31 (04) :510-515
[5]   济南秋季霾与非霾天气下气溶胶光学性质的观测 [J].
徐政 ;
李卫军 ;
于阳春 ;
王新锋 ;
周声圳 ;
王文兴 .
中国环境科学, 2011, 31 (04) :546-552
[6]   珠江三角洲黑碳气溶胶及其辐射特性的观测研究 [J].
吴兑 ;
毛节泰 ;
邓雪娇 ;
铁学熙 ;
张远航 ;
曾立民 ;
李菲 ;
谭浩波 ;
毕雪岩 ;
黄晓莹 ;
陈静 ;
邓涛 .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9, 39 (11) :1542-1553
[7]   Black carbon aerosols and their radiative properties in the Pearl River Delta region [J].
Wu Dui ;
Mao JieTai ;
Deng XueJiao ;
Tie Xuexi ;
Zhang YuanHang ;
Zeng LiMin ;
Li Fei ;
Tan HaoBo ;
Bi XueYan ;
Huang XiaoYing ;
Chen Jing ;
Deng Tao .
SCIENCE IN CHINA SERIES D-EARTH SCIENCES, 2009, 52 (08) :1152-1163
[8]   全球环境大气输送模式(GEATM)的建立及其验证 [J].
罗淦 ;
王自发 .
大气科学 , 2006, (03) :504-518
[9]  
The Multi-Scale Numerical Modeling System for Research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Urban Planning and Meteorological Environment[J]. 房小怡,蒋维楣,苗世光,张宁,徐敏,季崇萍,陈鲜艳,魏建民,王志华,王晓云.Advances in Atmospheric Sciences. 2004(01)
[10]   北京地区气象环境数值模拟试验 [J].
徐敏 ;
蒋维楣 ;
季崇萍 ;
刘海涛 ;
高燕虎 ;
王晓云 .
应用气象学报, 2002, (S1) :6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