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经济区土地经济密度的时空差异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16
作者
张吉献 [1 ]
丁志伟 [2 ]
张改素 [2 ]
机构
[1] 安阳师范学院资源环境与旅游学院
[2] 河南大学环境与规划学院
关键词
土地经济密度; 时空差异; 影响因素; 中原经济区;
D O I
10.16140/j.cnki.1671-5330.2013.02.025
中图分类号
F301 [土地经济学]; F224 [经济数学方法];
学科分类号
082802 ; 1204 ; 120405 ; 0701 ; 070104 ;
摘要
基于中原经济区24市的相关统计数据,利用Theil指数、Cv系数、Nich指数、土地经济密度变化率、GIS空间分析方法、ESDA等方法,分析了2001~2010年中原经济区土地经济密度的时序变化特征与空间演化格局。结果表明:(1)中原经济区土地经济密度总体上呈波动上升随后下降的趋势,区内各市的土地经济密度变化差异明显,土地密度变化率呈现波动起伏,略有下降的趋势;(2)区域内经济密度的空间变化格局呈现中心—外围模式,以郑州为核心的区域出现集聚效应,豫南、豫东和外围区发展速度较慢;(3)中原经济区土地经济密度的变化随城市化率的提高、科技投入的增加、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交通区位的改善,土地的经济效益将会有明显的改善。
引用
收藏
页码:66 / 72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土地经济密度的区域差异特征及动态演变格局——基于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实证分析 [J].
贝涵璐 ;
吴次芳 ;
冯科 ;
刘婷婷 .
自然资源学报, 2009, 24 (11) :1952-1962
[2]   中国土地经济密度分布的时空特征及规律——来自省际面板数据的分析 [J].
冯科 ;
吴次芳 ;
陆张维 ;
贝涵璐 .
经济地理, 2008, (05) :817-820
[3]   中国区县单元城乡建设用地经济密度的空间分异研究 [J].
林坚 ;
祖基翔 ;
苗春蕾 ;
毕崇明 ;
刘云中 .
中国土地科学, 2008, (03) :46-53
[4]   江苏省区域经济差异演变的空间分析 [J].
欧向军 ;
沈正平 ;
朱传耿 .
经济地理, 2007, (01) :78-83
[5]   区域差异测度方法与评价 [J].
刘慧 .
地理研究, 2006, (04) :710-718
[6]   基于ESDA的区域经济空间差异分析——以江苏省为例 [J].
蒲英霞 ;
葛莹 ;
马荣华 ;
黄杏元 ;
马晓冬 .
地理研究, 2005, (06) :965-974
[7]   中国城市土地利用集约度时空变异分析 [J].
张富刚 ;
郝晋珉 ;
姜广辉 ;
丁忠义 ;
李新波 ;
李涛 .
中国土地科学, 2005, (01) :23-29
[8]   近10年中国省际经济差异动态变化特征 [J].
周玉翠 ;
齐清文 ;
冯灿飞 .
地理研究, 2002, (06) :781-790
[9]   改革开放以来广东省区域差异的发展变化 [J].
欧阳南江 .
地理学报, 1993, (03) :204-217
[10]   THE INTERACTION OF POPULATION-GROWTH AND ENVIRONMENTAL-QUALITY [J].
CROPPER, M ;
GRIFFITHS, C .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1994, 84 (02) :250-2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