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的内部平衡与外部平衡问题

被引:55
作者
郭树清
机构
[1] 中国建设银行
关键词
经济平衡; 产业升级; 体制改革;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124 [经济建设和发展];
学科分类号
0201 ; 020105 ;
摘要
本文从全球的角度历史地分析了中国经济的对外失衡和内部失衡。作者认为,贸易顺差和储蓄剩余不是判断一国经济强弱的绝对标准。中国国际收支持续较大顺差,反映了中国独特的经济结构和增长方式,暴露了收入分配、要素价格和资源配置方面存在的深层矛盾。在促进了高速增长的同时,中国经济的失衡也延缓了产业升级,加剧了通货膨胀与资产泡沫威胁。外部不平衡与内部不平衡联系密切,但性质相差甚远。同种类型的世界经济不平衡由来已久,在很大程度上具有其必然性和合理性。但是,内部不平衡主要是自身的体制和政策原因造成的,发展下去有可能对本国经济和全球经济造成严重的负面影响。
引用
收藏
页码:4 / 10+58 +58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西欧金融史[M]. 中国金融出版社 , (美) 金德尔伯格 (Kindleberger, 2007
[2]  
大国的兴衰[M]. 国际文化出版公司 , (美) 肯尼迪, 2005
[3]  
世界经济千年史[M]. 北京大学出版社 , (英)安格斯·麦迪森(AngusMaddison)著, 2003
[4]  
江南的早期工业化[M].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李伯重著, 2000
[5]  
停滞的帝国[M]. 三联书店 , (法)佩雷菲特(Peyrefitte, 1993
[6]  
15至18世纪的物质文明、经济和资本主义[M]. 三联书店 , (法)布罗代尔(Braudel, 1992
[7]  
经济体制转轨与宏观调控[M]. 天津人民出版社 , 郭树清著, 1992
[8]  
中国近代经济史纲[M]. 甘肃人民出版社 , 魏永理 著, 1983
[9]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 人民出版社[德]马克思, 1965
[10]  
Times Books .2 Paul Volcker,and Toyoo Gyohten. Random House . 1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