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互联网背景下的电力储能技术展望

被引:226
作者
李建林
田立亭
来小康
机构
[1]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
关键词
储能; 智能电网; 能源互联网; 能源互联; 能源集线器; 可再生能源发电; 多能源耦合;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TM61 [各种发电]; TK02 [蓄能技术];
学科分类号
080802 ; 080502 ;
摘要
基于能源互联网的特征,给出了广义电力储能的定义,提出了储能在能源互联网中的2种应用模式。对电化学储能、电动汽车、储热、储氢等将在能源互联网中发挥重要作用的储能技术现状进行了分析,并对储能在能源互联网中的关键应用技术进行了探讨。指出了新能源发电和储能的协调规划和调度技术、基于储能的能源路径和能源分配策略、储能与能量转换装置的集成设计和协调配置、考虑储能的能源交易机制是储能在能源互联网应用中的几项关键技术。
引用
收藏
页码:15 / 25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46 条
[1]  
从基于服务的灵活性交易到跨行业能源系统的集成设计、规划和运行:丹麦的能源互联网理念(英文)[J]. 尤石,林今,胡俊杰,宗毅,Henrik W.BINDNER.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2015(14)
[2]   区域综合能源系统电/气/热混合潮流算法研究 [J].
徐宪东 ;
贾宏杰 ;
靳小龙 ;
余晓丹 ;
穆云飞 .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2015, 35 (14) :3634-3642
[3]   能源互联网技术形态与关键技术 [J].
田世明 ;
栾文鹏 ;
张东霞 ;
梁才浩 ;
孙耀杰 .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2015, 35 (14) :3482-3494
[4]   分布式冷热电能源系统优化设计及多指标综合评价方法的研究 [J].
张涛 ;
朱彤 ;
高乃平 ;
吴竺 .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2015, 35 (14) :3706-3713
[5]   面向全球能源互联网的大容量储能技术 [J].
荆平 ;
徐桂芝 ;
赵波 ;
杨岑玉 ;
王乐 ;
金翼 ;
肖宇 .
智能电网, 2015, 3 (06) :486-492
[6]   城市能源互联网功能体系及应用方案设计 [J].
黄仁乐 ;
蒲天骄 ;
刘克文 ;
杨占勇 ;
陈乃仕 .
电力系统自动化, 2015, 39 (09) :26-33+40
[7]   含规模化储能系统的最优潮流模型与求解方法 [J].
高戈 ;
胡泽春 .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2014, 42 (21) :9-16
[8]   包含大容量储热的电–热联合系统 [J].
徐飞 ;
闵勇 ;
陈磊 ;
陈群 ;
胡伟 ;
张玮灵 ;
王小海 ;
侯佑华 .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2014, 34 (29) :5063-5072
[9]   分布式电能存储技术的应用前景与挑战 [J].
王成山 ;
武震 ;
李鹏 .
电力系统自动化, 2014, 38 (16) :1-8+73
[10]   从智能电网到能源互联网:基本概念与研究框架 [J].
董朝阳 ;
赵俊华 ;
文福拴 ;
薛禹胜 .
电力系统自动化, 2014, 38 (15) :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