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RRM模型的三峡库区重庆开县消落区土地利用生态风险评价

被引:44
作者
刘晓 [1 ]
苏维词 [2 ,3 ]
王铮 [1 ,4 ]
黄一民 [5 ]
邓吉祥 [1 ]
机构
[1] 华东师范大学地理信息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2] 重庆师范大学重庆市GIS重点实验室
[3] 贵州科学院山地资源研究所
[4] 中国科学院科技政策与管理科学研究所
[5] 湖南师范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
关键词
三峡库区; 消落区; 生态风险评价; 开县; 相对风险模型(RRM);
D O I
10.13671/j.hjkxxb.2012.01.032
中图分类号
X826 [生物评价、生态评价];
学科分类号
1402 ;
摘要
以三峡库区重庆开县消落区为研究对象,基于风险度量的基本原理,在实地考察、历史资料考证和2007年遥感影像景观分类的基础上引入相对风险模型,将研究区划分为4个风险单元,并选取5种生境类型、5类风险源和3种生态受体,以此计算该地区不同风险小区土地利用的综合生态风险值,并依据生态风险值的高低划分为4级.研究结果表明,在消落区内,风险等级随着土地出露水面海拔高度的增加而加大,在海拔达到170m以上的消落区生态系统受到的伤害更大.作物种植等风险源对生物物种、生态系统等生态受体的作用是生态风险增大的主要原因,其中,生物物种受到的风险最大,其次为生态系统、景观格局.研究结果可为三峡库区的环境保护和生态风险管理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引用
收藏
页码:248 / 256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21 条
[1]   流域水生态风险评价及管理对策 [J].
王雪梅 ;
刘静玲 ;
马牧源 ;
杨志峰 .
环境科学学报, 2010, 30 (02) :237-245
[2]   三峡库区消落区几种两栖植物的适生性评价 [J].
马利民 ;
唐燕萍 ;
张明 ;
滕衍行 ;
刘东燕 ;
赵建夫 .
生态学报, 2009, 29 (04) :1885-1892
[3]   三峡水库消落区土壤胶体对Cd在土壤中迁移的影响 [J].
肖广全 ;
温华 ;
魏世强 .
水土保持学报 , 2007, (04) :16-20
[4]   基于GIS的喀斯特土地退化灾害风险评价——以广西都安瑶族自治县为例 [J].
胡宝清 ;
严志强 ;
廖赤眉 .
自然灾害学报, 2006, (04) :100-106
[5]   生态风险评价研究进展 [J].
陈辉 ;
刘劲松 ;
曹宇 ;
李双成 ;
欧阳华 .
生态学报, 2006, (05) :1558-1566
[6]   三峡库区消落带现状与对策研究 [J].
冯大兰 ;
刘芸 ;
钟章成 .
中国农学通报, 2006, (04) :378-381
[7]   三峡库区消落带健康评价指标体系 [J].
袁辉 ;
王里奥 ;
詹艳慧 ;
黄川 ;
胡刚 .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06, (02) :249-253
[8]   三峡库区消涨带植被重建 [J].
王勇 ;
刘义飞 ;
刘松柏 ;
黄宏文 .
植物学通报, 2005, (05) :3-12
[9]   生态风险评价研究述评 [J].
毛小苓 ;
倪晋仁 .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5, (04) :646-654
[10]   三峡库区(重庆段)涨落带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模式初探 [J].
苏维词 ;
杨华 ;
赵纯勇 ;
李晴 .
自然资源学报, 2005, (03) :326-332+4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