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时期广东省旱涝时空分布特征的初步研究

被引:19
作者
薛积彬
钟巍
赵引娟
彭晓莹
机构
[1] 华南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2] 华南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广东广州
基金
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
关键词
广东; 冷暖变化; 旱涝分区;
D O I
10.13249/j.cnki.sgs.2005.04.012
中图分类号
P467 [气候变化、历史气候];
学科分类号
0706 ; 070601 ;
摘要
选取史料中14801940年间共460年的旱涝灾害记录,采用湿润指数法建立湿润指数(I)序列,并用最远距离法作聚类分析,讨论了广东省在1519世纪末期间总体和不同冷暖时期的旱涝区域分布状况。结果表明:(1)113°E经线似乎可以看作是广东省一条重要的气候特征线,该经线以东、以西的旱涝分区界线大致分别沿经向、纬向分布;(2)粤西、粤北是广东省旱涝区域分异变化较大的地区,粤东在不同时期也有所变化,珠三角地区则是较为稳定的涝灾多发区;(3)不同冷暖时期的旱涝分区既有大致相同的特征,又有一定的差异。文章认为以上结果可能是由于广东主要受东亚夏季风影响,一定程度上也受印度夏季风影响及东亚气候系统发生改变等共同作用的结果。
引用
收藏
页码:79 / 84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22 条
[1]   15~19世纪末期间广东的气候与灾害特征的初步探讨 [J].
薛积彬 ;
钟巍 ;
赵引娟 ;
彭晓莹 .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4, (04) :123-131
[2]   我国重大气候灾害特征、形成机理和预测研究 [J].
黄荣辉 ;
周连童 .
自然灾害学报, 2002, (01) :1-9
[3]   中国热带的小冰期及其环境效应 [J].
张伟强 ;
黄镇国 .
地理学报, 2000, (06) :744-750
[4]   华北地区500年来旱涝区域分异演变的研究 [J].
苏桂武 .
第四纪研究, 1999, (05) :430-440
[5]  
华南近五百年旱涝的统计特征与周期分析[J]. 郭英琼,陈创买,朱天庆.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8(S2)
[6]   夏季东亚季风区水汽输送特征及其与南亚季风区水汽输送的差别 [J].
黄荣辉 ;
张振洲 ;
黄刚 ;
任保华 .
大气科学 , 1998, (04) :76-85
[7]   中国小冰期的气候 [J].
王绍武 ;
叶瑾琳 ;
龚道溢 .
第四纪研究, 1998, (01) :54-64
[8]   山东历史时期冷暖旱涝状况分析 [J].
郑景云 ;
郑斯中 .
地理学报, 1993, (04) :348-357
[9]   明代农业自然灾害之透视 [J].
陈关龙 ;
高帆 .
中国农史, 1991, (04) :8-15
[10]   我国历史时期冷、暖期旱涝特征的比较 [J].
葛全胜 ;
张丕远 .
气象学报, 1991, (04) :564-5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