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族管理、终极控制与审计师选择

被引:5
作者
陈德球 [1 ]
叶陈刚 [2 ]
机构
[1]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财务与会计研究中心
[2]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商学院
关键词
家族企业; 控制机制; 家族管理; 上市方式; 审计师选择;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239.4 [各类审计]; F276.5 [私营企业]; F224 [经济数学方法];
学科分类号
1202 ; 120201 ; 120202 ; 0701 ; 070104 ;
摘要
基于家族控制的竞争优势与控制权私人收益两种理论基础,本文以2003-2008年的家族上市公司为样本,论文考察了家族公司家族管理、控制机制与外部审计师选择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相对于以间接方式上市的家族公司,直接上市更有可能选择审计质量较高的"四大";家族管理即实际控制人担任董事长或总经理、家族指定管理层与高管持股比例较高的企业更有动机选择高质量审计,而家族控制机制即金字塔结构、控制权与现金流分离程度对高质量审计的需求有显著的负向影响。进一步研究发现,家族管理对高质量审计师需求的正向作用在直接上市的家族公司中更为显著;家族控制对审计师需求的负向作用仅在控制权比例大于30%的子样本中显著;当家族管理控制人参与家族管理时,会降低两权分离所带来的外部审计师需求的负效应。本文的贡献在于对家族上市公司的管理与控制特征进行了更为细致的分类,并从家族偏好、家族管理与控制机制三方面考察了其外部审计师选择行为。研究增进了对我国家族上市公司的认识,对理解家族上市公司控制手段与管理模式提供了新的视角。
引用
收藏
页码:90 / 99+127 +127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16 条
[1]   中国家族上市公司最终所有权、控制权及其分离——基于不同上市方式的比较分析 [J].
陈凌 ;
叶长兵 ;
鲁莉劼 .
浙江社会科学, 2009, (05) :8-15+47+124
[2]   家族管理与企业生产率 [J].
李善民 ;
刘英 ;
陈涛 .
管理科学 , 2009, (02) :24-31
[3]   家族权威与企业价值:基于家族上市公司的实证研究 [J].
贺小刚 ;
连燕玲 .
经济研究, 2009, 44 (04) :90-102
[4]   战略创业与家族企业创业精神的传承——基于百年老字号李锦记的案例研究 [J].
李新春 ;
何轩 ;
陈文婷 .
管理世界, 2008, (10) :127-140+188
[5]  
中国上市公司外部审计的选择及其治理效应[J]. 王鹏,周黎安.中国会计评论. 2006(02)
[6]   公司治理影响审计质量吗?——来自中国资本市场的经验证据 [J].
肖作平 .
管理世界, 2006, (07) :22-33
[7]   上市公司家族控制与企业价值 [J].
苏启林 ;
朱文 .
经济研究, 2003, (08) :36-45+91
[8]   The role of family in family firms [J].
Bertrand, Marianne ;
Schoar, Antoinette .
JOURNAL OF ECONOMIC PERSPECTIVES, 2006, 20 (02) :73-96
[9]   Toward a theory of agency and altruism in family firms [J].
Schulze, WS ;
Lubatkin, MH ;
Dino, RN .
JOURNAL OF BUSINESS VENTURING, 2003, 18 (04) :473-490
[10]  
Founding‐Family Ownership and Firm Performance: Evidence from the S&P 500[J] . Ronald C.Anderson,David M.Reeb.The Journal of Finance . 2003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