滇西北生态脆弱区生态足迹动态变化与预测研究——以云南省丽江纳西族自治县为例

被引:28
作者
蒋依依
王仰麟
张源
机构
[1] 北京大学环境学院
关键词
生态足迹; 动态变化; 预测; 生态脆弱区; 云南省丽江纳西族自治县;
D O I
10.13292/j.1000-4890.2005.0173
中图分类号
X24 [人类、资源、能源与环境的关系];
学科分类号
1204 ;
摘要
预测研究是生态足迹研究中较为重要的一个研究方向,通过对生态足迹未来发展趋势的拟合,能够有效克服生态足迹计算结果的静态性缺陷,并对区域可持续发展状态的预测、预警和相关政策制定具有实际意义。本文以丽江纳西族自治县为研究对象,运用生态足迹模型,对丽江县1949~2001年共53年的生态足迹进行了计算,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丽江纳西族自治县不同时期的可持续发展状态,并运用逐步回归分析方法对未来近20年的生态足迹变化进行了模拟分析。结果表明,从1949~2001年,丽江纳西族自治县的人均生态足迹呈整体上升趋势。从0.2938~1.3518 hm2.人-1,人均生态足迹增长近4.6倍,表明在人民生活水平逐渐得到改善的同时,不断增长的消费水平对当地生态环境造成的压力也日益加剧;从不同时期来看,丽江纳西族自治县均处在生态盈余状态,社会经济的发展与生态环境的保护协调程度较好;生态足迹模拟预测结果表明,如保持现有的发展速度,丽江纳西族自治县的人均生态足迹将不断增长,并在2015年超过人均生态承载力,使发展进入不可持续状态。
引用
收藏
页码:1418 / 1424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祁连山区生态经济系统可持续发展研究——以青海省祁连县为例 [J].
陈东景 ;
徐中民 ;
马安青 .
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 2002, (03) :3-5
[2]  
计量地理学概论[M]. 高等教育出版社 , 林炳耀 编著, 1986
[3]   中国西北地区的生态足迹 [J].
陈东景 ;
徐中民 ;
程国栋 ;
张志强 .
冰川冻土, 2001, (02) :164-169
[4]   大城市居民生活消费的生态占用初探——对北京、上海的案例研究 [J].
苏筠 ;
成升魁 ;
谢高地 .
资源科学, 2001, (06) :24-28
[5]   生态足迹理论在我国干旱区的应用与探讨——以新疆为例 [J].
陈东景 ;
徐中民 .
干旱区地理, 2001, (04) :305-309
[6]   中国1999年的生态足迹分析 [J].
徐中民 ;
陈东景 ;
张志强 ;
程国栋 .
土壤学报, 2002, (03) :441-445
[7]   滇西北地理环境特征与区域水土流失相互作用机制研究 [J].
万晔 ;
司徒群 ;
李子海 .
水土保持通报, 2003, (05) :1-5+57
[8]   基于生态足迹模型的山区生态经济协调发展定量评估——以贵州镇远县为例 [J].
王书华 ;
王忠静 .
山地学报, 2003, (03) :324-330
[9]   中国1999年生态足迹计算与发展能力分析 [J].
徐中民 ;
张志强 ;
程国栋 ;
陈东景 .
应用生态学报, 2003, (02) :280-285
[10]   丽江地区森林历史变迁及其对环境的影响 [J].
方宝初 .
林业调查规划, 2002, (04) :4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