汾河流域降水及旱涝时空结构特征

被引:19
作者
赵学敏 [1 ]
胡彩虹 [1 ]
吴泽宁 [1 ]
高宗强 [2 ]
赵春娜 [3 ]
机构
[1] 郑州大学环境与水利学院
[2] 山西省水文水资源勘测局
[3] 河南省长葛市县乡公路管理站
关键词
经验正交函数法(EOF); Z指数; 降水; 时空特征; 旱涝; 汾河流域;
D O I
10.13866/j.azr.2007.03.012
中图分类号
P426.6 [降水];
学科分类号
0706 ; 070601 ;
摘要
利用汾河流域39个测站1956-2000年各月降水资料,采用经验正交函数(EOF)分解技术分析年降水的空间结构特征与变化。结果表明:汾河流域年降水主要有3种典型分布类型,即“全体一致型”、“南北反相型”、“上下游与中游反相型”。其中,第1种分布型占主导作用,其相应的时间序列和年均降水序列形状基本相似,趋势皆减少。此外,采用Z指数旱涝指标划分了汛期旱涝状况和等级,结果显示,汛期异常旱涝主要发生在8月和6月。
引用
收藏
页码:349 / 354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西藏高原降水变化趋势的气候分析 [J].
杜军 ;
马玉才 .
地理学报, 2004, (03) :375-382
[2]   山东省汛期降水的变化及其与北极海冰的关系 [J].
宋华 ;
孙照渤 ;
崔维军 .
气象科学, 2004, (01) :55-61
[3]   近49年贵州降水异常的气候特征分析 [J].
伍红雨 ;
王谦谦 .
高原气象, 2003, (01) :65-70
[4]   我国降水变化趋势的空间特征 [J].
任国玉 ;
吴虹 ;
陈正洪 ;
不详 .
应用气象学报 , 2000, (03) :322-330
[5]   华北各区夏季降水年际和年代际变化的地域性特征 [J].
陈烈庭 .
高原气象 , 1999, (04) :477-485
[6]   江南南部—华南北部前汛期严重旱涝诊断分析 [J].
高波 ;
陈乾金 ;
任殿东 .
应用气象学报, 1999, (02) :92-99
[7]   我国单站旱涝指标确定和区域旱涝级别划分的研究 [J].
鞠笑生 ;
杨贤为 ;
陈丽娟 ;
王有民 .
应用气象学报, 1997, (01) :27-34
[8]  
刘思峰等著.灰色系统理论及其应用[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