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开放式证券投资基金与QFII“处置效应”比较——基于“买卖周期时间”统计量视角的实证研究

被引:10
作者
李学峰 [1 ]
何林泽 [2 ]
沈宁 [1 ]
机构
[1] 南开大学经济学院金融学系
[2] 南开大学金融发展研究院
关键词
开放式基金; QFII; 处置效应; 证券投资基金;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224 [经济数学方法]; F832.51 [];
学科分类号
0701 ; 070104 ; 1201 ; 020204 ;
摘要
本文通过修改"买卖周期时间"统计量,构建更为科学的衡量投资者"处置效应"的指标,对2005~2008年我国开放式基金与QFII的"处置效应"进行了实证检验和比较分析。研究发现,我国开放式基金存在显著的"处置效应",而QFII不存在这种现象,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中和"我国开放式基金"处置效应"投资行为的作用,但QFII对市场的积极作用也有限;并据此提出了本研究的启示和政策建议。
引用
收藏
页码:71 / 77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QFII与国内开放式证券投资基金的“羊群行为”比较研究 [J].
李学峰 ;
符琳杰 ;
苏伟 .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2008, (04) :7-14
[2]   我国开放式证券投资基金与QFII行为比较研究——基于交易策略视角的实证研究 [J].
李学峰 ;
张舰 ;
茅勇峰 .
财经研究, 2008, (03) :73-80+94
[3]   投资者过度信心与处置效应对交易的驱动作用研究 [J].
刘端 ;
陈收 .
系统工程, 2007, (09) :1-9
[4]   我国基金投资者的处置效应——基于交易帐户数据的持续期模型研究 [J].
王美今 .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 (06) :122-128+141
[5]   我国证券投资基金“处置效应”行为研究 [J].
赵彦志 ;
王庆石 .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5, (06) :55-63
[6]   投资者的处置效应和自我价值感 [J].
高雷 ;
何少华 ;
宿成建 .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2005, (09) :43-46
[7]   中国股票市场个体投资者“处置效应”的实证研究 [J].
李新路 ;
张文修 .
当代经济科学, 2005, (05) :76-80+111
[8]   中国股市“处置效应”的实证分析 [J].
赵学军 ;
王永宏 .
金融研究, 2001, (07) :92-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