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中国的益贫性社会保护政策框架

被引:5
作者
李海金
机构
[1] 华中师范大学中部地区减贫与发展研究院
关键词
相对贫困; 反贫困; 社会保护体系; 益贫性; 政策框架; 中华人民共和国;
D O I
10.16619/j.cnki.cn10-1264/d.2016.05.004
中图分类号
D632.1 [社会保障与社会福利];
学科分类号
120404 ;
摘要
<正>1社会保护政策:新时期贫困性质发生转变下的切入口和突破口改革开放以后,由于持续快速的经济增长和政府有计划、有组织、大规模的开发式扶贫工作,中国的反贫困事业取得巨大成就,贫困问题得到极大程度的缓解。农村贫困人口从改革初期的2.5亿减少到2013年的8249万,贫困发生率从30.7%下降到5.0%。然而,随着改革向纵深推进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深化,贫困人口的特性、成因、分布逐渐呈现出更加复杂多变的状态,反贫
引用
收藏
页码:21 / 25
页数:5
相关论文
empty
未找到相关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