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重排斥”下互联网金融在农村地区的普惠效应

被引:44
作者
吴本健 [1 ,2 ]
毛宁 [1 ]
郭利华 [1 ]
机构
[1] 中央民族大学经济学院
[2] 中央民族大学少数民族事业发展协同创新中心
关键词
互联网金融; 普惠效应; 工具排斥; 自我排斥;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832.35 [城乡金融组织];
学科分类号
1201 ; 020204 ;
摘要
互联网金融已成为推动金融普惠的重要力量,但在农村地区,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受到了其所依托条件的限制。互联网金融发展、农民使用互联网金融工具的能力及意愿、普惠金融三者之间具有一定的关系。运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对31个省2007—2013年的面板数据进行分析,发现:互联网金融的发展有利于农村金融普惠,也即互联网金融具有普惠效应。但是,农民的"工具排斥"和"自我排斥"会弱化互联网金融的普惠效应。因此,在推动金融普惠的进程中要缓解农户面临的"双重排斥":一方面要推动互联网金融基础设施的建设;另一方面要加强农村金融知识的普及,提高农民的金融素养。
引用
收藏
页码:94 / 100+190 +190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20 条
[1]   发展农村普惠金融的思路和对策 [J].
杜晓山 .
金融教学与研究, 2015, (03) :3-12
[2]   互联网金融与普惠金融的理论及现实悖论 [J].
丁杰 .
财经科学, 2015, (06) :1-10
[3]  
互联网金融:成长的逻辑[J]. 吴晓求.财贸经济. 2015(02)
[4]   互联网金融之辨析 [J].
王国刚 ;
张扬 .
财贸经济, 2015, (01) :5-16
[5]   普惠金融体系建设的关键问题 [J].
焦瑾璞 .
中国农村金融, 2014, (16) :27-27
[6]   互联网金融创新对农村金融普惠的作用:经验、前景与挑战 [J].
马九杰 ;
吴本健 .
农村金融研究, 2014, (08) :5-11
[7]   将互联网金融思维植入普惠金融 [J].
王曙光 ;
孔新雅 ;
张棋尧 .
中国金融家, 2014, (06) :125-126
[8]   中国互联网金融的地域歧视研究 [J].
廖理 ;
李梦然 ;
王正位 .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14, 31 (05) :54-70
[9]   互联网金融到底有多新 [J].
陈志武 .
新金融, 2014, (04) :9-13
[10]   互联网金融模式及风险监管思考 [J].
刘英 ;
罗明雄 .
中国市场, 2013, (43) :29-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