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70年中国中部地区工业发展——历程、成就、问题与对策

被引:12
作者
姚鹏 [1 ]
张明志 [2 ]
机构
[1] 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
[2] 山东财经大学经济学院
关键词
新中国70年; 中部地区; 工业发展; 阶段划分;
D O I
10.13948/j.cnki.hgzlyj.2019.02.005
中图分类号
F427 [地方工业经济];
学科分类号
020202 ;
摘要
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国的工业发展取得了较大的成就,工业体系逐渐形成。本文以中部地区为例来探讨我国工业发展的历程。中部地区的工业发展可以分为五个阶段:国民经济恢复时期的中部地区工业经济(1949年10月-1952年)、实行计划经济体制时期的中部地区工业经济(1958-1977年)、实行计划经济体制时期的中部地区工业经济(1958-1977年)、改革开放以来至党的十八大以前的中部地区工业经济(1979-2011年)、党的十八大以来中部地区工业经济(2012至今)。文章详细探讨了每一阶段中部地区工业经济所取得的成就,指出了中部地区工业经济发展所面临的诸如产业结构矛盾弱化了产业竞争力、产业结构"虚高"和过早去工业化的矛盾问题、产业结构单一化、基础产业的基础相对薄弱、产业发展外向度偏低、工业同构化等问题。为解决这问题,促进中部地区工业健康持续发展,本文提出了大力发展科技要素密集的现代制造业、进一步优化和完善中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政策、引导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及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优化制造业空间布局与区域分工、全方位扩大对内对外开放的建议。
引用
收藏
页码:103 / 113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简明中国工业史.[M].严鹏.电子工业出版社.2018, 978-7-121-34709-2
[2]  
中部地区产业发展研究.[M].钟新桥.科学出版社.2017,
[3]  
新中国工业经济史.[M].汪海波.经济管理出版社.2016,
[4]  
中部崛起过程中的新型工业化研究.[M].陈晓红; 等著.经济科学出版社.2012,
[5]  
中部地区经济发展.[M].张秀生; 主编.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2009,
[6]   新中国70年发展与现代经济学理论的自主创新 [J].
林毅夫 .
宏观质量研究, 2019, 7 (01) :1-7
[7]   京津冀区域发展历程、成效及协同路径 [J].
姚鹏 .
社会科学辑刊, 2019, (02) :127-138
[8]   京津冀产业空间转移、地区专业化与协同发展——基于新经济地理学的分析框架 [J].
孙久文 ;
姚鹏 .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5, (01) :81-89
[9]   中部地区工业结构:集中、同构及其专业化 [J].
王玉燕 ;
林汉川 .
湖南社会科学, 2012, (06) :103-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