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区域全要素生产率的空间溢出关联效应研究

被引:49
作者
刘建国 [1 ,2 ]
张文忠 [2 ]
机构
[1] 北京联合大学旅游学院
[2]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基金
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
关键词
全要素生产率; 空间溢出; 空间计量; 中国;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224 [经济数学方法]; F127 [地方经济];
学科分类号
0701 ; 070104 ; 0202 ; 020202 ;
摘要
运用空间计量模型对19902011年中国全要素生产率进行研究,发现:此间中国省域全要素生产率在大部分年份呈现了空间自相关性,表明这22 a间中国省域全要素生产率并不是完全的随机状态,受其它区域的影响。进一步运用空间计量经济模型从空间维度探究了区域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因素,研究表明:经济的集聚水平越高,全要素生产率会得到显著改善;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与效率的提升有着显著地积极作用,并表现一定程度的溢出;政府干预和产业结构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为负,说明政府部门要减少对经济的干预;同时表明了中国的产业结构可能存在不合理的地方;信息化水平、基础设施水平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为正,但基础设施水平在统计学意义上并不显著;民营化所占比重的提升对全要素生产率的改进是显著的,因为私有化致使企业的权力下放有助于提高技术效率;经济开放水平显著提升了中国的区域全要素生产率;中国部分省份土地投入规模过大而出现规模不经济的问题。从全要素生产率在各个地区间溢出的证据出发,各个地方政府在统筹区域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不仅需要考虑本地区经济发展的实际,需要打破目前行政区经济的界限,实现跨区域的协调与合作,实现共赢,最终实现所有地区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
引用
收藏
页码:522 / 530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27 条
[2]   中国的区域关联与经济增长的空间溢出效应 [J].
潘文卿 .
经济研究, 2012, 47 (01) :54-65
[3]   中国被分割的区域经济运行空间——基于区际增长溢出效应差异性的研究 [J].
薄文广 ;
安虎森 .
财经研究, 2010, 36 (03) :77-89
[4]   在华跨国公司研发投资集聚的空间溢出效应及区位决定因素——基于中国省市数据的空间计量经济研究 [J].
张战仁 ;
杜德斌 .
地理科学, 2010, 30 (01) :15-21
[5]   外商直接投资地区间溢出效应研究 [J].
钟昌标 .
经济研究, 2010, 45 (01) :80-89
[6]   经济制度和我国经济增长效率的实证研究 [J].
钟昌标 ;
李富强 ;
王林辉 .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06, (11) :13-21
[7]   中国区域工业全要素生产率的空间计量经济分析 [J].
吴玉鸣 ;
李建霞 .
地理科学, 2006, (04) :4385-4391
[8]   人力资本与区域全要素生产率分析 [J].
岳书敬 ;
刘朝明 .
经济研究, 2006, (04) :90-96+127
[9]   技术效率、技术进步与生产率增长:基于DEA的实证分析 [J].
颜鹏飞 ;
王兵 .
经济研究, 2004, (12) :55-65
[10]   Estimating Verdoorn law for Italian firms and regions [J].
Fazio G. ;
Maltese E. ;
Piacentino D. .
Letters in Spatial and Resource Sciences, 2013, 6 (1) :45-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