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都市圈经济增长区域差异及其动力机制量化分析

被引:14
作者
马国霞 [1 ]
田玉军 [2 ]
王志强 [3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2] 石河子大学师范学院地理系
[3]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关键词
区域差异; 动力机制; 京津冀都市圈;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127 [地方经济];
学科分类号
0202 ; 020202 ;
摘要
区域经济增长差异一直是学者们关注的焦点问题.利用信息熵和塞尔指数对京津冀都市圈1993~2003年区域经济增长差异进行量化分析.结果表明,京津冀都市圈区域经济增长差距呈先缩小后扩大的趋势,在空间上主要表现为西北张承地区与京津唐地区之间的差距.引起京津冀都市圈区域经济增长差距的因素主要有自然条件、固定资产投资、外商直接投资和劳动效率等.
引用
收藏
页码:446 / 452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外商直接投资对中国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 [J].
魏后凯 .
经济研究, 2002, (04) :19-26+92
[2]   20世纪90年代中国县际经济差异的空间分析 [J].
李小建 ;
乔家君 .
地理学报, 2001, (02) :136-145
[3]   我国东中西部发展差异原因分析 [J].
陈国阶 .
地理科学, 1997, (01) :2-8
[4]   中国区域经济差异变动研究 [J].
杨开忠 .
经济研究, 1994, (12) :28-33+12
[5]  
Infrastructure investment, endogenous growth and economic convergence[J] . Kenneth Button.The Annals of Regional Science . 1998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