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户就业决策行为的发生机制——基于农户家庭调查的理论与实证

被引:23
作者
王春超 [1 ,2 ]
机构
[1] 暨南大学经济学院
[2] 北京大学汇丰商学院
基金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
关键词
中国农户; 就业决策; 发生机制;
D O I
10.19744/j.cnki.11-1235/f.2009.07.011
中图分类号
F323.6 [农业劳动力与农业人口];
学科分类号
020205 ; 1203 ; 0202 ;
摘要
本文考察了农户家庭内部就业决策机制和外生动态就业决策机制。在农户家庭内生决定机制的分析中,笔者按照特定的经济收入水平将农户划分为不同的类型,包括:生存压力型农户、效益追求型、经济发展型。研究发现:3种类型的农户分别表现出不同的家庭内生就业决策机制:第一,生存压力型农户的就业决策行为受到替代效应的影响较收入效应更大。第二,效益追求型农户在收入处于较低水平阶段,其就业决策的收入效应大于替代效应;当家庭收入增长到一定的程度后,其主要的就业领域发生了变化,替代效应大于收入效应,此时的非农化趋势更强。第三,经济发展型农户为了保持效用的较高水平,通常将其家庭成员的自身劳动、雇佣劳动与其资本相结合以更好地获取收入。在此过程中,起初他们的劳动生产力增加,各个家庭成员的投入时间也逐步增长。最后,家庭成员的劳动投入在最大劳动时间约束上趋于稳定。本文在进一步对农户外生就业决策机制的分析中发现:农户家庭外生就业决策机制的形成根源于农户参与村庄中的互动博弈。伴随着农户在村庄中相对经济地位的提高,家庭在村庄中与邻居的互动博弈收益有所提高,其家庭整体效用从相对较低的情形逐步转换到较高的情形。在这个转换过程中,其转换的机制由"调整"和"追赶"变为"惯性"机制。
引用
收藏
页码:93 / 102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子女外出务工、转移收入与农村老人农业劳动供给——基于安徽省劳动力输出集中地三个村的研究 [J].
白南生 ;
李靖 ;
陈晨 .
中国农村经济, 2007, (10) :46-52
[3]   经济波动中农户劳动力供给行为研究 [J].
张林秀 ;
霍艾米 ;
罗斯高 ;
黄季焜 .
农业经济问题, 2000, (05) :7-15
[4]  
中国贫困地区农户劳动供给研究[M]. 华文出版社 , 都阳著, 2001
[5]  
长江三角洲小农家庭与乡村发展[M]. 中华书局 , (美)黄宗智著, 2000
[6]   COLLECTIVE LABOR SUPPLY AND WELFARE [J].
CHIAPPORI, PA .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1992, 100 (03) :437-467
[7]  
《[读书]现场》 .2 黄平.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 2007
[8]  
Rational household labor supply .2 Chiappori PA. Econometrica . 19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