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场域中的课程知识:对象、呈现方式及价值取向

被引:7
作者
齐军
机构
[1] 南京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
关键词
教学场域; 课程知识; 对象; 呈现方式; 价值取向;
D O I
10.16215/j.cnki.cn44-1371/g4.2010.04.008
中图分类号
G423 [课程论课程设计、课程标准等入此。];
学科分类号
040102 ;
摘要
教学场域是通过教师、学生及其他参与物以知识、情感、方法等为中介,以达到培养人为目的而形成的客观关系网络。课程知识进入教学场域之后,对象将由虚拟的群体转换为真实的个体,呈现方式将由静态的存在转变为生命的体验,价值取向将由国家的意志落实到个体的发展。理解这些变化将对理性认识教学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引用
收藏
页码:19 / 21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课程知识的教育学属性追问 [J].
李召存 .
全球教育展望, 2007, (10) :15-19+14
[2]   论课程的知识本质观及其现实意义 [J].
张宁娟 .
教育学报, 2005, (06) :47-51
[3]   课程知识的合法性基础的解构 [J].
金生鈜 .
现代教育论丛, 2001, (03) :15-19
[4]  
国家课程设计过程研究.[M].吕立杰; 著.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
[5]  
人论.[M].(德)恩斯特·卡西尔(ErnstCassirer)著;甘阳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3,
[6]  
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M].钟启泉等主编;.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