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股权分置改革的公平正义基础

被引:1
作者
安青松
机构
[1] 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
关键词
股权分置改革; 协商机制; 对价安排; 股东利益;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275 [企业财务管理]; F832.51 []; F224 [经济数学方法];
学科分类号
1202 ; 120202 ; 1201 ; 020204 ; 0701 ; 070104 ;
摘要
股权分置改革的核心内容是通过协商机制和对价安排来协调平衡非流通股股东和流通股股东的利益。本文试图通过模型与实证检验的方法,分析影响非流通股股东对价支付水平的三个重要因素,即股改前同一公司流通股与非流通股的价值差、股改前非流通股占总股本的比例、股改后公司合理价格。该模型及实证检验表明,流通股股东和非流通股股东在股改中达成利益均衡,股改的协商机制有效性和制度变革契约具有公平正义基础。
引用
收藏
页码:75 / 77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股权分置改革的市场反应与影响因素——基于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J].
陈宋生 ;
王立彦 .
经济科学, 2008, (01) :78-91
[2]   股权分置改革:科学发展观指导下中国资本市场的创新实践 [J].
安青松 .
中共中央党校学报, 2008, (01) :60-64
[3]   股权分置改革中对价支付若干问题的探讨 [J].
姚正禹 ;
高明华 .
金融理论与实践, 2006, (09) :70-71
[4]   上市公司持续上市条件的股权分布问题探讨 [J].
安青松 ;
张啸川 .
证券市场导报, 2006, (08) :1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