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锡常都市圈空间发展及其动力机制分析

被引:7
作者
谢守红
机构
[1] 江南大学商学院
关键词
都市圈; 城市化; 空间发展; 苏锡常;
D O I
10.15957/j.cnki.jjdl.2011.11.007
中图分类号
F299.27 [地方城市经济];
学科分类号
1204 ;
摘要
苏锡常,由苏州、无锡和常州三个都市区构成,是我国人口最密集、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之一,也是江苏省规划建设的三大都市圈之一。苏锡常非农化和城市化已达到较高的水平,具备了都市圈的基本特征。改革开放以来,苏锡常中心城市人口迅速增长,城市空间不断扩张,城市空间结构也发生显著变化,主要表现为沿交通干线由团块状向带状转变,区域城市等级规模结构则表现为两头小、中间大的格局。苏锡常都市圈属于多核心的网络状空间结构,包括3个中心城市、9个次级城市和7个城镇发展轴。经济的快速增长、产业结构的演进、大规模的开发区建设、乡村城市化、基础设施建设、行政区划调整等促进了苏锡常都市圈空间的形成和发展。
引用
收藏
页码:1811 / 1816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7 条
[1]  
中国沿海城镇密集地区空间集聚与扩散研究.[M].胡序威等编著;.科学出版社.2000,
[2]  
中国城镇发展研究.[M].崔功豪主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2,
[3]  
中国的城市群.[M].姚士谋等著;.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1992,
[4]  
城市地理概论.[M].于洪俊;宁越敏编著;.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1983,
[5]   改革开放以来江苏省区域经济差异格局演化研究 [J].
李丽 ;
管卫华 .
经济地理, 2010, 30 (10) :1605-1611
[6]   都市区、都市圈和都市带的概念界定与比较分析 [J].
谢守红 .
城市问题, 2008, (06) :19-23
[7]   日本都市圈模式研究综述 [J].
韦伟 ;
赵光瑞 .
现代日本经济, 2005, (02) :40-45
[8]   苏锡常区域整合及其协调机制研究 [J].
冯年华 .
地域研究与开发, 2004, (03) :4-7
[9]   都市圈的概念、特征及其规划探讨 [J].
张伟 .
城市规划, 2003, (06) :47-50
[10]   苏南现代化与区域一体化——兼探苏锡常怎样“圈”起来 [J].
顾松年 .
现代经济探讨, 2003, (01) :11-13+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