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4 条
针刺复合易化技术治疗脑卒中后偏瘫肢体痉挛的临床研究——附:160例病例报告
被引:3
作者:
武平
梁繁荣
胡卡明
田卫卫
袁秀丽
黄银兰
机构:
[1] 成都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
[2] 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3] 解放军第医院
[4] 绵阳市中医院
[5] 银川市中医医院
来源:
关键词:
脑卒中;
痉挛;
针刺;
康复;
运动功能;
日常生活能力;
D O I:
10.13593/j.cnki.51-1501/r.2009.01.027
中图分类号:
R245.3 [针法];
学科分类号:
100512 ;
摘要:
目的:观察针刺复合易化技术对脑卒中后偏瘫肢体痉挛患者的运动功能恢复的疗效,寻找疗效较好的临床治疗方法。方法:按照随机化和多中心的试验原则,将入选病例分为治疗1组(55例),治疗2组(54例)和对照组(51例);治疗1组采用针刺治疗,治疗2组采用针刺和康复治疗,对照组采用康复治疗,均每周5次。治疗4周后,观察3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的变化,3组患者治疗前后运动功能(Mas)量表的评分比较,3组患者治疗前后改良的巴氏指数(MBI)分值比较。结果:治疗2组的运动功能改善程度总体优于治疗1组和对照组。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其中:治疗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总的疗效好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3组治疗前后的运动功能(Mas)的评分比较和改良的巴氏指数(MBI)分值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治疗2组的运动功能(Mas)的评分和改良的巴氏指数(MBI)分值与对照组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P<0.001);治疗后治疗1组的运动功能(Mas)的评分和改良的巴氏指数(MBI)分值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针刺复合易化技术对脑卒中后偏瘫肢体痉挛患者的运动功能恢复的疗效优于单纯的针刺治疗和康复治疗,针刺治疗疗效优于单纯的康复治疗。
引用
收藏
页码:11 / 13
页数:3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