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可得性、信贷需求与精准扶贫的理论机制及研究进展

被引:10
作者
单德朋 [1 ]
郑长德 [1 ]
王英 [2 ]
机构
[1] 西南民族大学经济学院
[2] 西南民族大学西南民族研究院
关键词
金融发展; 小额信贷; 贫困减缓; 行为经济学; 精准扶贫;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832.43 [农业信贷]; F323.8 [农业收入与分配];
学科分类号
1201 ; 020204 ; 020205 ; 1203 ; 0202 ;
摘要
构建理论模型分析了金融可得性、信贷需求影响贫困减缓的理论机制,并在线性模型的基础上,引入时间、不确定性和供给约束对线性模型进行了扩展。理论模型显示,金融减贫的精准性受金融可得性和贫困人口金融需求数量和结构的影响,并且受金融波动、贫困跨期相关等背景因素的扰动。文章利用现有实证研究的经验证据对理论模型的结论进行了佐证,现有研究中体现的金融减贫的多样化关联可能可以使用本文构建理论模型进行逻辑统一。针对现有研究存在不足,建议未来相关研究从三个方面进行扩展:第一,实证研究要体现非线性、空间相关性和动态性,并使用多维金融和贫困指标进行稳健性检验;第二,需要引入行为经济学理论,从需求角度设计和营销金融产品,规避拇指法则引致的信贷需求不足;第三,应注意引入社会学理论,体现社会关系强偏好,以及"劣币驱逐良币"对群体负债策略的负面影响。
引用
收藏
页码:127 / 134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29 条
[1]   中国农村非正规金融发展的减贫效应研究 [J].
高远东 ;
张卫国 .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4, 35 (12) :116-120
[2]   金融发展减缓了农村贫困吗?——基于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 [J].
田银华 ;
李晟 .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2014, 16 (05) :22-29
[3]   农村正规金融发展的减贫效应——基于PVAR模型的经验验证 [J].
胡宗义 ;
张俊 ;
唐李伟 .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2014, 34 (08) :67-78
[4]   中国农村金融发展的多维减贫效应非线性研究——基于面板平滑转换模型的分析 [J].
苏静 ;
胡宗义 ;
肖攀 .
金融经济学研究, 2014, 29 (04) :86-96
[5]   金融减贫的门槛效应及其实证检验——基于中国西部省际面板数据的研究 [J].
师荣蓉 ;
徐璋勇 ;
赵彦嘉 .
中国软科学, 2013, (03) :32-41
[6]   农村正规与非正规金融对城乡收入差距影响的空间计量分析——基于我国31省市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 [J].
胡宗义 ;
李鹏 .
当代经济科学, 2013, 35 (02) :71-78+126
[7]   教育效能和结构对西部地区贫困减缓的影响研究 [J].
单德朋 .
中国人口科学, 2012, (05) :84-94+112
[8]   农户信贷需求结构分析 [J].
顾宁 ;
范振宇 .
农业经济问题, 2012, 33 (08) :73-78
[9]   信贷需求与融资渠道偏好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J].
马晓青 ;
刘莉亚 ;
胡乃红 ;
王照飞 .
中国农村经济, 2012, (05) :65-76+84
[10]   贫困农户能有效利用扶贫型小额信贷服务吗?——对四川省仪陇县贫困村互助资金试点的案例分析 [J].
林万龙 ;
杨丛丛 .
中国农村经济, 2012, (02) :35-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