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络舆情治理的主客体实证分析——基于1997-2016年网络舆情治理政策

被引:28
作者
刘怡君 [1 ]
蒋文静 [1 ,2 ]
陈思佳 [1 ,2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
[2] 中国科学院大学
关键词
网络舆情; 治理; 政策; 主体; 客体;
D O I
10.14120/j.cnki.cn11-5057/f.2017.11.020
中图分类号
C912.63 [社会舆论];
学科分类号
050301 ;
摘要
随着网络舆情在中国的崛起,全面理解当前中国网络舆情治理的现状,是科学改进和提高政府治理方式和能力的前提。本文以中国政府20年间(1997-2016)的255份网络舆情治理政策为主要研究对象,围绕"谁治理"——治理主体;"治理什么"——治理客体,这两个治理的核心问题进行了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政策研究。研究结论可为政府提高治理能力、完善治理体系,提供科学化依据。
引用
收藏
页码:227 / 239
页数:13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中国政府网络舆情治理政策研究:态势与走向 [J].
张佳慧 .
情报杂志 , 2015, (05) :123-127+133
[2]   国家治理现代化视域下的网络舆情治理研究刍议 [J].
陈端 .
今传媒, 2015, 23 (05) :19-21
[3]   群体性事件网络舆情治理与疏导策略探析 [J].
黄新伟 .
政法学刊, 2015, 32 (01) :108-112
[4]   走出自由与管制的二元藩篱——论公共舆情治理 [J].
汤景泰 .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4, 36 (12) :116-121
[5]   论互联网的共同责任治理 [J].
钟瑛 ;
张恒山 .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 28 (06) :28-32
[6]   互联网与中国民主政治发展:机遇与挑战 [J].
叶敏 .
前沿, 2010, (23) :24-28
[7]   新加坡网络内容管制制度述评——兼论中国相关制度之完善 [J].
李晶 .
公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2, (04) :45-49
[8]   中国“国家内部网”模型与内容管制模式选择 [J].
张磊 .
财经研究, 2000, (09) :44-49
[9]  
各国互联网不适宜内容政府管制比较研究[D]. 王洪波.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2005
[10]  
网络空间法治化[M]. 商务印书馆 , 张志安, 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