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探索
学术期刊
新闻热点
数据分析
智能评审
立即登录
互联网金融盈利模式及其监管探讨
被引:2
作者
:
何龙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国家开发银行天津市分行
何龙
刘源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国家开发银行天津市分行
刘源
翟璐怡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国家开发银行天津市分行
翟璐怡
周晓娜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国家开发银行天津市分行
周晓娜
朱瑢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国家开发银行天津市分行
朱瑢
机构
:
[1]
国家开发银行天津市分行
来源
:
华北金融
|
2015年
/ 04期
关键词
:
互联网金融;
盈利模式;
监管;
D O I
:
暂无
中图分类号
:
F832 [中国金融、银行];
F49 [信息产业经济];
学科分类号
:
1201 ;
020204 ;
摘要
: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互联网金融模式逐渐兴起。本文在总结互联网金融模式的概念和发展的基础上,主要从盈利角度进行分析。阐述了互联网金融模式在融资、风险以及金融脱媒等方面对传统金融业产生的影响。本文认为,要从处理好金融监管机构、主体与行为监管、各监管环节之间的关系来加强和完善对互联网金融的监管。与此同时,互联网金融的持续健康发展要依靠互联网金融企业的自律、积极创新,还要维护良好的竞争秩序、加强系统安全建设。
引用
收藏
页码:57 / 61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互联网金融创新的法律规制.[D].白静.河北经贸大学.2014, 08
[2]
互联网金融.[M].姚文平; 著.中信出版社.2014,
[3]
论互联网金融监管——基于美国监管经验的考察及审慎思考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李真
.
商丘师范学院学报,
2014,
30
(07)
:89
-95
[4]
美国互联网金融发展路径对我国的启示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刘继兵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夏玲
.
西南金融,
2014,
(06)
:19
-21
[5]
P2P小额贷款问题及对策
[J].
严圣阳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武汉商学院
严圣阳
.
企业导报,
2014,
(07)
:31
-32
[6]
互联网金融监管的原则:探索新金融监管范式
[J].
张晓朴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银监会政策研究局
张晓朴
.
金融监管研究 ,
2014,
(02)
:6
-17
[7]
互联网金融发展与监管研究
[J].
陈林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人民银行
陈林
.
南方金融,
2013,
(11)
:52
-56
[8]
互联网金融模式研究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谢平
;
邹传伟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投资有限责任公司
邹传伟
.
金融研究,
2012,
(12)
:11
-22
←
1
→
共 8 条
[1]
互联网金融创新的法律规制.[D].白静.河北经贸大学.2014, 08
[2]
互联网金融.[M].姚文平; 著.中信出版社.2014,
[3]
论互联网金融监管——基于美国监管经验的考察及审慎思考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李真
.
商丘师范学院学报,
2014,
30
(07)
:89
-95
[4]
美国互联网金融发展路径对我国的启示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刘继兵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夏玲
.
西南金融,
2014,
(06)
:19
-21
[5]
P2P小额贷款问题及对策
[J].
严圣阳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武汉商学院
严圣阳
.
企业导报,
2014,
(07)
:31
-32
[6]
互联网金融监管的原则:探索新金融监管范式
[J].
张晓朴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银监会政策研究局
张晓朴
.
金融监管研究 ,
2014,
(02)
:6
-17
[7]
互联网金融发展与监管研究
[J].
陈林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人民银行
陈林
.
南方金融,
2013,
(11)
:52
-56
[8]
互联网金融模式研究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谢平
;
邹传伟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投资有限责任公司
邹传伟
.
金融研究,
2012,
(12)
:11
-22
←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