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人为本、内涵增长和世界发展——马克思主义关于经济发展质量的思想

被引:6
作者
颜鹏飞 [1 ]
李酣 [2 ]
机构
[1] 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2] 武汉大学质量发展战略研究院
关键词
以人为本; 内涵增长; 世界发展; 马克思主义; 经济发展质量;
D O I
10.13948/j.cnki.hgzlyj.2014.01.001
中图分类号
A811.6 [专题汇编]; F091.91 [马克思、恩格斯经济思想];
学科分类号
030501 ; 030504 ; 060207 ; 020102 ;
摘要
马克思、恩格斯提出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实现人与自然以及人与社会的和谐共存,西方激进学派则推崇马克思生态-环境伦理学,马克思主义将经济发展质量的内涵深化到以人为本的高度。而为了实现经济发展质量的提升,马克思主义认为必须以内涵式发展转变经济增长的方式,尤其要注重发挥科学技术在其中的重要作用。在全球化的背景下,马克思指出固有的资本主义发展模式必然导致经济危机,在危机的反复中孕育新的发展;另一方面,西方马克思主义强调处于依附地位的不发达国家需要寻找新的经济发展道路。马克思主义经济发展质量的思想启示中国,经济发展质量的模式选择不能脱离基本经济制度,也需要在总结过去发展经验的基础上建立新的模式。
引用
收藏
页码:39 / 45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32 条
[1]   马克思的物质变换思想及其当代启示 [J].
谢惠媛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 26 (05) :60-64
[2]   从经济增长到社会变迁—马克思典范和韦伯典范——“中国迈向高收入过程中的现代化转型研究”之三 [J].
宣晓伟 .
中国发展观察, 2013, (05) :42-44
[3]   马克思的危机理论:作为一种世界市场危机理论 [J].
丁声振 ;
刘海静 .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 2013, (02) :36-47
[4]   马克思经济发展理论的主要内容及现实意义 [J].
于金富 .
当代经济研究, 2012, (10) :12-17
[5]   以马克思主义社会有机体论为基础概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J].
龚群 .
红旗文稿, 2012, (07) :8-10
[6]   中国经济模式是一个凸显“变革”的转型模式 [J].
颜鹏飞 ;
丁霞 .
当代经济研究, 2011, (12) :58-63+93+2
[7]   新发展主义的历史制度主义分析 [J].
曾毅 .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 2011, (02) :149-153
[8]   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经济学提纲”与中国经济发展模式 [J].
颜鹏飞 ;
丁霞 .
当代财经, 2011, (01) :14-22
[9]   我国宏观质量管理体制改革的路径选择 [J].
程虹 ;
李丹丹 .
中国软科学, 2009, (12) :169-178
[10]   转型期发展中大国的转型问题:历史拐点论新探 [J].
颜鹏飞 .
当代经济研究, 2009, (03) :41-46+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