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拉玛依新绿洲休闲农业开发模式初探

被引:6
作者
唐苏华 [1 ,2 ]
杨兆萍 [1 ]
刘旭玲 [1 ,2 ]
邸枫 [1 ,2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
[2]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关键词
休闲农业; 开发模式; 新绿洲; 克拉玛依;
D O I
10.13448/j.cnki.jalre.2009.01.036
中图分类号
F592.7 [地方旅游事业];
学科分类号
020202 ;
摘要
对干旱区新绿洲休闲农业开发模式的探讨,是休闲农业深度开发战略在时空推进上的具体落实。克拉玛依是新绿洲的典型代表,其休闲农业发展条件和发展模式具有特殊性。通过国内休闲农业开发地的对比分析,总结了我国休闲农业发展的三种模式:阶段模式、地域模式和功能模式,并以此为视点,对克拉玛依现代农业科技园旅游资源空间结构和层次结构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克拉玛依新绿洲的休闲农业开发的五种模式:绿洲原生态旅游模式、高新科技农业示范旅游模式、农业产业化与产业庄园旅游模式、庭院经济旅游模式和文体节日旅游模式。以求对新绿洲休闲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有所启益。
引用
收藏
页码:159 / 163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特产观赏农园旅游规划设计探讨——以新疆鄯善县特产观赏农园为例 [J].
邸枫 ;
杨兆萍 ;
刘旭玲 .
干旱区地理, 2006, (06) :935-940
[2]   区域观光农业空间布局研究——以西安市为例的研究 [J].
刘笑明 ;
李同升 .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 (01) :15-19
[3]   观光农业的复合型开发模式初探——以肇庆广新农业生态园为例 [J].
肖光明 .
经济地理, 2004, (05) :679-682
[4]   甘肃酒泉市观光农业发展研究 [J].
杨彦明 ;
董锁成 .
干旱区地理, 2004, (01) :84-89
[5]   干旱区农业生态园策划、规划、设计理念初探——以新疆尉犁县生态园为例 [J].
谢婷 ;
杨兆萍 .
干旱区地理, 2003, (01) :73-77
[6]   发展观光农业的条件及对策研究 [J].
梁留科 ;
吴次芳 ;
曹新向 ;
常江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 (04) :64-68
[7]   我国观光农业的地域模式、功能分区与规划初探 [J].
李瑾 .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 2002, (02) :51-54
[8]   新疆观光农业类型、发展格局与趋势 [J].
杨兆萍 ;
刘默然 .
干旱区地理, 2000, (02) :155-158
[9]   观光农业发展研究 [J].
郭焕成 ;
刘军萍 ;
王云才 .
经济地理, 2000, (02) :119-124
[10]   论景观生态学在观光农业规划设计中的应用 [J].
王仰麟 ;
陈传康 .
地理学报, 1998, (S1) :2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