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的协调性评价——以通州市为例

被引:14
作者
张燕
张洪
彭补拙
机构
[1] 南京大学地理与海洋科学学院
关键词
协调判别法; 状态数; 偏离度; 优化度; 协调性; 通州市;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301 [土地经济学]; F127 [地方经济];
学科分类号
082802 ; 1204 ; 120405 ; 0202 ; 020202 ;
摘要
评价系统发展协调性的"协调判别法"是这样一种方法:先为系统的各子系统选择一些有代表性又可用一定指标度量的要素,按一定标准将要素分作满意与不满意两类,统计加总各类要素的数量,以之作为度量用的综合指标,并经归一化处理得各子系统的"状态数";再将这些子系统与一定的"状态空间"对应,在此空间中利用"状态数"确定子系统所属系统的"状态点"及"完全协调线";然后分别计算状态点与协调线的距离(偏离度)、状态点与原点的距离(优化度),借助它们便可评价各子系统发展的同步性及相应系统的协调性。以此方法对通州市由土地利用、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3个子系统组成的系统进行的协调性评价表明,"协调判别法"具有含义明确、简单、较客观、易操作、可比性强的特点,适用于评价复杂系统的协调发展问题。
引用
收藏
页码:529 / 534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贵阳市环境经济系统协调发展策略分析 [J].
郭长雷 ;
王丽婧 ;
梅凤乔 ;
郭怀成 .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06, (04) :427-433
[2]   农业生态系统协调度测度理论与实证研究 [J].
杨世琦 ;
高旺盛 .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2006, (02) :7-12
[3]   快速城市化地区土地利用效益评价——以南京市江宁区为例 [J].
彭建 ;
蒋依依 ;
李正国 ;
张小飞 ;
李卫锋 ;
岳隽 ;
不详 .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 2005, (03) :304-309
[4]   江苏省可持续发展分析、评价与战略对策 [J].
段学军 ;
陈雯 .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03, (03) :199-204
[5]   中国区域经济与环境协调度预测分析 [J].
张晓东 ;
朱德海 .
资源科学, 2003, (02) :1-6
[6]   全国及区域性人均耕地阈值的探讨 [J].
陈百明 ;
周小萍 .
自然资源学报, 2002, (05) :622-628
[7]   区域可持续发展系统结构及协调度分析 [J].
厍向阳 ;
李同升 .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0, (02) :132-134+146
[8]  
集对分析及其初步应用.[M].赵克勤著;.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