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与欧、美、日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的比较研究

被引:29
作者
赖伟娟
钟姿华
机构
[1] 华南理工大学经济与贸易学院
关键词
全球价值链; 附加值贸易; GVC地位指数; 贸易迂回;
D O I
10.13516/j.cnki.wes.2017.01.011
中图分类号
F414 [工业建设与发展];
学科分类号
020205 ; 0202 ;
摘要
文章通过构建中国、欧盟、美国、日本与世界其他国家投入产出的五国模型,将总出口分解成9部分,根据9部分产生的不同价值增值含义,用真实国内贸易增加值以及GVC地位指数对中国及其他三大经济体不同行业在GVC链上的分工地位及竞争力进行深入分析,同时考虑了各国贸易迂回情况,剖析四大经济体参与全球价值链的分工特征。研究发现:中国以单环节参与为主,处于GVC链下游,但在技术密集型领域向上游移动趋势明显;日本以单环节参与为主,处于GVC链上游,在技术密集型领域占优;相比之下美国以多环节参与为主,主要处于GVC链上游,尤以高技术领域领先;欧盟以两头参与中间产品和最终产品的生产出口。
引用
收藏
页码:125 / 134+137 +137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基于增加值核算法的中美和中韩贸易还原 [J].
张建清 ;
郑雨楠 .
经济经纬, 2015, 32 (06) :41-46
[2]   基于世界投入产出表的中国制造业垂直专业化结构分解 [J].
马风涛 ;
王颖 .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2015, (02) :28-37
[3]   融入全球价值链对中国制造业国际分工地位的影响 [J].
王岚 .
统计研究, 2014, 31 (05) :17-23
[4]   中日双边贸易分解:基于世界投入产出数据库的研究 [J].
蒋庚华 ;
林丽敏 .
现代日本经济, 2014, (03) :52-62
[5]   中国制造业在全球价值链国际分工地位再考察——基于Koopman等的“GVC地位指数” [J].
周升起 ;
兰珍先 ;
付华 .
国际贸易问题, 2014, (02) :3-12
[6]   中国外贸依存度和失衡度的重新估算——全球生产链中的增加值贸易 [J].
李昕 ;
徐滇庆 .
中国社会科学, 2013, (01) :29-55+205
[7]   贸易总额与贸易差额的增加值统计研究 [J].
李昕 .
统计研究, 2012, 29 (10) :15-22
[8]   经济规模、技术创新与垂直专业化分工 [J].
文东伟 .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11, 28 (08) :3-20+34
[9]   Tracing Value-Added and Double Counting in Gross Exports [J].
Koopman, Robert ;
Wang, Zhi ;
Wei, Shang-Jin .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2014, 104 (02) :459-494
[10]   The nature and growth of vertical specialization in world trade [J].
Hummels, D ;
Ishii, J ;
Yi, KM .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2001, 54 (01) :75-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