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水氢、氧同位素组成的时空变化及其环境意义

被引:30
作者
丁悌平 [1 ]
高建飞 [1 ]
石国钰 [2 ]
陈峰 [2 ]
罗续荣 [1 ]
王成玉 [1 ]
韩丹 [1 ]
机构
[1] 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
[2] 长江水利委员会水文局
关键词
长江; 氢氧同位素; 水文; 环境; 河流; 湖泊; 冰川;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97 [同位素地质学与地质年代学];
学科分类号
070902 ;
摘要
从2003年到2007年,分5次在长江干流及主要支流系统采样,进行了氢氧同位素研究。观测发现δD变化于-30‰~-112‰的范围内,而δ18O变化于-3.8‰~-15.4‰范围内。从长江源头到河口,各次样品的氢氧同位素均显相似的沿程变化。从源头到攀枝花,长江干流的δD与δ18O逐步下降;而由攀枝花到入海口,δD与δ18O值逐渐升高。研究发现,大气降水是控制江水氢氧同位素组成的主要因素。从攀枝花到河口,干流δD与δ18O值逐渐升高,与流域大气降水的δD与δ18O变化趋势相对应。各支流在氢氧同位素组成上的差别也反映大气降水的制约。蒸发作用对江水的氢氧同位素组成有重要影响。长江源头气候干燥、日照强烈,湖沼水经长期蒸发,盐度加大,δD和δ18O值相应升高,进而影响源头江水的氢氧同位素组成。蒸发作用也导致洞庭湖与鄱阳湖湖水的δD和δ18O值在枯水期升高,并影响相关河段的δD和δ18O值。冰雪融化也是影响江水氢氧同位素组成的一个重要因素。在长江干流和所有左岸支流的源头,冰川融雪都是河水的重要来源之一。由于冰川水具有特殊的氢氧同位素组成,它对河水的相对贡献的变化将对河水的氢氧同位素组成产生重要影响。三峡大坝在丰水期对相应河段的氢氧同位素变化趋势影响不大,但它在枯水季节的蓄水使下游江水的补给发生明显变化,导致宜昌和沙市江水的δD和δ18O明显降低。研究表明,氢氧同位素示踪技术在查明大气降水、地下水、冰川水、湖水与河水之间的交互作用方面可以发挥关键性的作用。今后,在进行系统水文测量的同时,进一步开展氢氧同位素研究,将对了解长江水资源状况及其演变趋势大有裨益。
引用
收藏
页码:661 / 676
页数:16
相关论文
共 32 条
[1]   长江干流水体氢氧同位素空间分布特征 [J].
陈新明 ;
甘义群 ;
刘运德 ;
李小倩 ;
余婷婷 .
地质科技情报, 2011, 30 (05) :110-114
[2]   长江源区通天河基流的计算与分析 [J].
钱开铸 ;
吕京京 ;
裴超重 ;
梁四海 ;
万力 .
干旱区地理, 2011, 34 (03) :511-518
[3]   黄河水氢、氧同位素组成的空间变化特征及其环境意义 [J].
高建飞 ;
丁悌平 ;
罗续荣 ;
田世洪 ;
王怀柏 ;
李明 .
地质学报, 2011, 85 (04) :596-602
[4]   长江源区径流年内分配时程变化影响因子分析 [J].
王灵军 ;
燕华云 .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2011, 22 (01) :174-176
[5]   中国降水稳定同位素的分布特点及其影响因素 [J].
陈中笑 ;
程军 ;
郭品文 ;
林振毅 ;
张福颖 .
大气科学学报, 2010, 33 (06) :667-679
[6]   三江源地区融雪径流时间变化特征与趋势分析 [J].
吕爱锋 ;
贾绍凤 ;
燕华云 ;
杨贵林 .
资源科学, 2009, 31 (10) :1704-1709
[7]   长江干流径流同位素同步监测 [J].
陆宝宏 ;
孙婷婷 ;
许宝华 ;
马全涛 ;
王维 ;
汪集旸 .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 37 (04) :378-381
[8]   长江源区径流演变特征及其预测 [J].
俞烜 ;
申宿慧 ;
杨舒媛 ;
严登华 ;
周祖昊 .
水电能源科学, 2008, (03) :14-16
[9]   中国大气降水δ18O区域特征及其对古气候研究的意义 [J].
罗维均 ;
王世杰 ;
刘秀明 .
地球与环境, 2008, (01) :47-55
[10]   近期青藏高原长江源区急剧升温的冰芯证据 [J].
康世昌 ;
张拥军 ;
秦大河 ;
任贾文 ;
张强弓 ;
Bjorn Grigholm ;
Paul Mayewski .
科学通报, 2007, (04) :457-4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