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血性中风患者发病3个月致残因素初探

被引:3
作者
钟海珍
马斌
高颖
机构
[1]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神经内科
关键词
缺血性中风; 致残因素; BI;
D O I
10.19945/j.cnki.issn.1006-3250.2010.01.022
中图分类号
R743.3 [急性脑血管疾病(中风)];
学科分类号
1002 ;
摘要
目的:研究中医院缺血性中风住院患者发病3个月的致残因素。方法:客观、实时、全面、动态连续地采集缺血性中风患者的临床信息。以发病3个月B I≤60分作为致残标准,探索缺血性中风患者发病3个月的致残因素。结果:257例缺血性中风患者进入本研究,其中B I>60分215例(83.7%),B I≤60分42例(16.3%)。单因素分析显示,患者发病时的年龄,既往糖尿病病史,入院时(发病72h内)的OCSP分型,入院时(发病72h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NIHSS评分),急性期头颅核磁DW I相显示的病灶大小,发病7d内出现的嗜睡、表情淡漠、反应迟钝、目偏不瞬、肢体松懈瘫软、肢体拘急、手肿胀、痰难咯出、咳嗽、鼻鼾、微热、小便失禁,但欲寐、舌质老、舌干、薄苔、厚苔、糙苔,发病28d内合并感染,使用降纤治疗及使用醒脑开窍的中成药与发病3个月残疾的发生有关。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入院时(发病72h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NIHSS评分)、发病7d内出现目偏不瞬、发病28d内合并感染是缺血性中风患者发病3个月的独立致残因素,而发病7d内舌苔为薄苔是缺血性中风患者发病3个月致残的保护因素。
引用
收藏
页码:47 / 50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脑卒中后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与预后 [J].
王威 ;
陈路燕 ;
刘建平 .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07, (07) :805-806
[2]   临床特征、影像和血管病变分型对脑梗死预后的预测 [J].
朱以诚 ;
崔丽英 .
中华神经科杂志, 2006, (01) :16-20
[3]   脑梗死急性期糖尿病及高血糖对其神经功能恢复和预后影响的Meta分析 [J].
蒋亚斌 ;
叶开和 .
中国临床康复, 2005, (21) :18-20
[4]   中风病急性期综合治疗方案研究与评价——附522例临床研究报告 [J].
张伯礼 ;
王玉来 ;
高颖 ;
曹晓岚 ;
高利 ;
崔旦旦 ;
毛秉豫 ;
李涛 ;
富春儒 ;
吴迪 ;
胡学军 ;
林培政 ;
韩景献 .
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 2005, (05) :259-263
[5]  
中国脑血管病防治指南[M]. 人民卫生出版社 , 饶明俐主编, 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