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建设与长江经济带战略协同的思考与对策

被引:16
作者
杨继瑞 [1 ]
罗志高 [2 ]
机构
[1] 西南财经大学成渝经济区发展研究院
[2] 重庆工商大学长江上游经济研究中心
关键词
“一带一路”; 长江经济带; 协同机制;
D O I
10.16528/j.cnki.22-1054/f.201712085
中图分类号
F127 [地方经济];
学科分类号
0202 ; 020202 ;
摘要
长江经济带拥有超过全国40%的人口和经济总量,是我国的制造基地与动力源头,也是"一带一路"的内陆重要延伸和发展依托。通过长江经济带联通陆海丝绸之路,能实现我国资源和产能的有效配置与合理布局,战略协同的着力点包括长江上中下游城市群、中欧班列、长江黄金水道、产业结构及升级、自贸区及开放型经济体建设等。实现"一带一路"建设与长江经济带的战略协同需要政策协同机制、市场和商贸流通的协同机制、立体化网络化便捷化的设施协同机制、金融协同机制、人员交流和交往协同机制共同发挥作用。
引用
收藏
页码:85 / 90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新常态”下长江经济带发展略论——“长江经济带高峰论坛”主旨演讲摘要 [J].
西部论坛 .
西部论坛, 2015, (01) :23-41
[2]   建设长江经济带及重庆应对策略 [J].
魏后凯 .
改革, 2014, (06) :13-15
[3]   我国高科技园区科技金融发展实施策略的比较研究 [J].
刘斌 .
上海金融 , 2013, (04) :110-112+97+119
[4]   把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成全球航运资源配置中心 [J].
林锋 .
社会科学, 2010, (06) :28-36+187
[5]  
中国少数民族地区跨国运输通道研究[D]. 黄云.中央民族大学 2010
[6]  
协作性公共管理[M]. 北京大学出版社 , (美) 阿格拉诺夫, 2007
[7]  
Collaborative Public Management: Assessing What We Know and How We Know It[J] . MichaelMcGuire.Public Administration Review . 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