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会陷入比较优势陷阱吗?

被引:24
作者
杨高举
黄先海
机构
[1] 浙江大学经济学院
关键词
比较优势陷阱; 要素禀赋; 生产率;
D O I
10.19744/j.cnki.11-1235/f.2014.05.002
中图分类号
F124 [经济建设和发展];
学科分类号
0201 ; 020105 ;
摘要
比较优势陷阱是后发国家经济发展进程中往往会面临的一大问题。本文在改进Levchenko和Zhang(2011)方法的基础上,运用基于RHO理论的综合体现一国技术水平、要素禀赋、投入成本的生产率指标,进行跨国跨期的比较分析,结果表明,中国与新兴工业化经济体的经历相似,比较优势正从低等技术产业转向高等技术产业,如果这一进程能够持续,则中国能够避免落入比较优势陷阱,而持续的技术创新可能是避免陷阱的重要推动力。以不同基准国和改进的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的分析进一步验证了研究结果的可靠性。
引用
收藏
页码:5 / 22
页数:18
相关论文
共 42 条
[1]   我们能避免“比较优势陷阱”吗 [J].
刘涛雄 ;
周碧华 .
宏观经济研究, 2012, (06) :38-43
[2]   Is There a "Middle-income Trap"? Theories,Experiences and Relevance to China [J].
Fang Cai .
China & World Economy, 2012, (01) :49-61
[3]   “中等收入陷阱”的理论、经验与针对性 [J].
蔡昉 .
经济学动态, 2011, (12) :4-9
[4]   中国制成品出口比较优势及贸易结构研究 [J].
魏浩 ;
王露西 ;
李翀 .
经济学(季刊), 2011, 10 (04) :1281-1310
[5]   新结构经济学——重构发展经济学的框架 [J].
林毅夫 .
经济学(季刊), 2011, 10 (01) :1-32
[7]   中国高技术产业的国际分工地位研究:基于非竞争型投入占用产出模型的跨国分析 [J].
黄先海 ;
杨高举 .
世界经济, 2010, 33 (05) :82-100
[8]   发展战略与经济增长 [J].
徐朝阳 ;
林毅夫 .
中国社会科学, 2010, (03) :94-108+222
[9]   比较优势、FDI和民族产业国际竞争力——“中国制造”国际竞争力的脆弱性分析 [J].
刘林青 ;
李文秀 ;
张亚婷 .
中国工业经济, 2009, (08) :47-57
[10]   中国经济增长方式转换和增长可持续性 [J].
王小鲁 ;
樊纲 ;
刘鹏 .
经济研究, 2009, 44 (01) :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