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金融体系:本质、风险与法律监管进路

被引:23
作者
李真
机构
[1] 北京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
互联网金融; 金融风险; 法律风险; 法律监管;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49 [信息产业经济]; F832 [中国金融、银行];
学科分类号
1201 ; 020204 ;
摘要
互联网金融在我国发展迅速,对传统金融行业的"鲶鱼效应"显著。互联网金融是金融创新的产物,代表了金融民主化和普惠金融的趋势。同时,它具有第三方支付风险、网络借贷风险、"长尾"风险等内生性风险。在保护创新与普惠精神、有效维护金融稳定和金融秩序之间寻求平衡,是监管的基本原则和逻辑。重塑法律监管原则与逻辑,通过提供有效法律供给、切实保护金融消费者合法权益、完善征信体系等是互联网金融法律监管的可行性路径。
引用
收藏
页码:51 / 57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互联网金融监管的原则:探索新金融监管范式 [J].
张晓朴 .
金融监管研究 , 2014, (02) :6-17
[2]   “众筹”——新型网络融资模式的概念、特点及启示 [J].
黄健青 ;
辛乔利 .
国际金融, 2013, (09) :64-69
[3]   网络借贷引入第三方个人征信的必要性探讨 [J].
陈冬宇 ;
李伟军 ;
彭中礼 ;
徐赟 .
征信, 2012, 30 (01) :41-44
[4]   浅析第三方支付平台 [J].
李海洋 .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 2011, (01) :73-74
[5]   国外移动支付业务监管现状分析与启示 [J].
张莉 .
西部金融, 2010, (11) :71-72
[6]  
互联网金融监管十二原则[N]. 张晓朴.第一财经日报. 2014 (B06)
[7]  
互联网金融[M]. 中信出版社 , 姚文平, 2014
[8]  
中国人民银行证监会等七部门联合调研互联网金融立法或发轫 .2 曹金玲,唐文之. 第一财经日报 . 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