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刺足三里、悬钟对缺血性中风患者脑血管功能的影响: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

被引:41
作者
陈文 [1 ]
顾红卫 [1 ]
马维平 [1 ]
李启珊 [1 ]
喻强 [2 ]
刘兴勤 [3 ]
刘世红 [1 ]
李文华 [2 ]
刘惠玲 [1 ]
戴美堂 [1 ]
机构
[1] 湖北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
[2] 荆州市第三人民医院
[3] 荆州市第五人民医院
关键词
脑缺血/针灸疗法; 穴,足三里; 穴,悬钟; 随机对照试验;
D O I
10.13703/j.0255-2930.2006.12.005
中图分类号
R246 [针灸疗法临床应用];
学科分类号
100512 ;
摘要
目的:探讨针刺足三里、悬钟对缺血性中风患者脑血管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3中心、单盲、随机、对照研究方法,将160例患者随机分为针刺组与对照组,每组各80例,两组均予以常规缺血性中风治疗,针刺组在此基础上结合针刺足三里、悬钟,以治疗前后TCD脑血管血流指数的变化情况进行两组疗效评价。结果:针刺组脑血管舒缩反应能力、脑血流自动调节功能、大脑半球侧支循环代偿功能较治疗前均显著加强(P<0·05,P<0·01),且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刺足三里、悬钟对缺血性中风患者脑血管舒缩反应能力、脑血流自动调节功能、大脑半球侧支循环代偿功能有明显改善作用。
引用
收藏
页码:851 / 853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艾灸足三里、悬钟对缺血性中风脑血管功能的影响及其临床意义 [J].
陈文 ;
谭敏 ;
梁立安 ;
翁泰来 .
中国针灸, 2006, (03) :161-165
[2]   针刺推拿结合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临床及机理研究 [J].
梁立安 ;
陈文 ;
胡湘 ;
杨文新 ;
林周杰 ;
陈尚杰 ;
蒋垂刚 .
中国针灸, 2005, (01) :19-22
[3]   不同进针法所致感传的临床研究 [J].
陈尚杰 ;
陈文 ;
帅记焱 ;
黄鼎坚 .
中国针灸, 2004, (04) :35-36
[4]   功能保健灸治疗高脂血症48例疗效观察 [J].
邓柏颖 ;
谢感共 ;
罗本华 ;
罗敏然 .
新中医, 2002, (09) :48-49
[5]   针灸治疗中风研究进展 [J].
王日权 ;
朱玲萍 ;
韩肖华 .
河北中医, 2001, (06) :475-476
[6]   头体针对缺血性中风脑血管功能影响的对比观察 [J].
杜广中 ;
张登部 ;
卜彦青 .
中国针灸 , 1999, (05) :9-10
[7]   针刺对家兔脑软膜微血管管径及血流速度的影响 [J].
王世军,史仁华,姬广臣,赵鲁鸣,董军,何明泉 .
山东生物医学工程, 1996, (03) :50-53
[8]   针刺干预大鼠实验性脑梗塞的形态学研究——Ⅰ软脑模动脉网的代偿及动态定量观察 [J].
翟娜 ;
杜元灏 ;
石学敏 ;
许屏 .
针刺研究, 1993, (01) :8-13
[9]  
经颅多普勒在神经外科的应用[M]. 北京医科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 , 徐绍彦,华杨主编, 19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