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秋季典型大气高污染过程中有机碳和元素碳的变化特征

被引:56
作者
周敏
陈长虹
王红丽
楼晟荣
乔利平
陈宜然
李莉
黄成
陈明华
机构
[1] 上海市环境科学研究院
关键词
有机碳; 元素碳; 污染累积; 二次生成; 霾;
D O I
10.13671/j.hjkxxb.2013.01.028
中图分类号
X511 [气相污染物];
学科分类号
0706 ; 070602 ;
摘要
于2011年10月1日至10日在上海市城区对大气中细粒子的质量浓度和含碳气溶胶进行了在线连续观测,获得了秋季典型大气灰霾污染过程中含碳气溶胶的变化特征.观测结果显示,在大气灰霾过程中PM2.5中有机碳(OC)和元素碳(EC)的质量浓度分别为(20.38±7.11)μg·m-3和(4.07±1.97)μg·m-3,浓度显著高于非霾过程.以非霾天气的起始点作为参照点,得出灰霾期间OC和EC的增长率分别为641%±258%和409%±246%,本次灰霾过程中OC的污染累积与二次生成作用分别占63.8%和36.2%,污染过程以累积为主.灰霾期间OC/EC与O3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且相关分析表明二者之间呈正相关,OC浓度的升高与含碳组分的光化学反应有关.采用EC示踪法估算短期大气过程中有机碳(SOC)含量,灰霾天气和非霾天气PM2.5中的SOC浓度分别为1.64~17.96μg·m-3和0.25~2.83μg·m-3,分别占OC的10.7%~66.7%和9.2%~52.5%.
引用
收藏
页码:181 / 188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23 条
[1]   上海市秋季典型大气高污染过程中颗粒物的化学组成变化特征 [J].
周敏 ;
陈长虹 ;
王红丽 ;
黄成 ;
苏雷燕 ;
陈宜然 ;
李莉 ;
乔月珍 ;
陈明华 ;
黄海英 ;
张钢锋 .
环境科学学报, 2012, 32 (01) :81-92
[2]  
上海市PM2.5中含碳物质的特征和影响因素分析[J]. 王杨君,董亚萍,冯加良,管晶晶,赵伟,李怀建.环境科学. 2010(08)
[3]   广州大气细粒子中有机碳、元素碳和水溶性有机碳的分布特征 [J].
黄虹 ;
曹军骥 ;
曾宝强 ;
李顺诚 ;
何建辉 ;
邹长伟 ;
邹世春 ;
李诗敏 .
分析科学学报, 2010, 26 (03) :255-260
[4]  
Chemical characteristics of PM2.5 during a typical haze episode in Guangzhou[J]. TAN Jihua1,DUAN Jingchun2,HE Kebin1,MA Yongliang1,DUAN Fengkui1,CHEN Yuan1,FU Jiamo3 1.Department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Engineering,Tsinghua University,Beijing 100084,China.2.Chinese Research Academy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Beijing 100012,China 3.State Key Laboratory of Organic Geochemistry,Guangzhou Institute of Geochemistry,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Guangzhou 510640,China.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Scienc
[5]   广州市灰霾期间大气颗粒物中有机碳和元素碳的粒径分布 [J].
谭吉华 ;
段菁春 ;
赵金平 ;
毕新慧 ;
盛国英 ;
傅家谟 ;
贺克斌 .
环境化学, 2009, (02) :267-271
[6]   膜采样离线分析与在线测定大气细粒子中元素碳和有机碳的比较 [J].
胡敏 ;
邓志强 ;
王轶 ;
林鹏 ;
曾立民 ;
Yutaka Kondo .
环境科学, 2008, (12) :3297-3303
[7]   二次有机气溶胶的特征和形成机制 [J].
白志鹏 ;
李伟芳 .
过程工程学报, 2008, (01) :202-208
[8]  
Characteristics of elemental carbon and organic carbon in PM10 during spring and autumn in Chongqing,China[J]. Di Ye, Qi Zhao, Changtan Jiang, Jun Chen, Xiaoxing MengChongqing Academy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 Chongqing 400020, China.China Particuology. 2007(04)
[9]   二次有机气溶胶形成的化学过程 [J].
王振亚 ;
郝立庆 ;
张为俊 .
化学进展, 2005, (04) :732-739
[10]   珠江三角洲地区气溶胶中含碳物质的研究 [J].
刘新民 ;
邵敏 ;
曾立民 ;
张远航 .
环境科学, 2002, (S1) :54-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