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坏生产经营罪问题辨析

被引:42
作者
柏浪涛
机构
[1] 清华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
破坏生产经营罪; 法益; 生产经营; 目的;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924.3 [分则];
学科分类号
030104 ;
摘要
破坏生产经营罪的保护法益不是生产经营的正常秩序,而是生产经营的经济利益。本罪的行为对象是生产经营,生产经营不要求以营利为目的,非法的生产经营也应得到适度保护。本罪的行为方式包括威力和诡计。本罪不是目的犯,"泄愤报复或其他个人目的"只是一种提示性规定,表示一种动机。本罪与故意毁坏财物罪可以竞合。
引用
收藏
页码:41 / 50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30 条
[1]   破坏生产经营罪若干问题探析 [J].
王守俊 .
法制与社会, 2009, (24) :139-140
[2]   论表面的构成要件要素 [J].
张明楷 .
中国法学, 2009, (02) :92-103
[3]   行为无价值论的疑问——兼与周光权教授商榷 [J].
张明楷 .
中国社会科学, 2009, (01) :99-115+206
[4]   犯罪之间的界限与竞合 [J].
张明楷 .
中国法学, 2008, (04) :87-103
[6]   本案是否构成故意毁坏财物罪 [J].
王竑 .
中国检察官, 2006, (06) :59-60
[7]   破坏超市YTPOS系统案的定性 [J].
刘敬强 .
信息网络安全, 2005, (09) :47-48
[8]   “天价葡萄案”之刑法剖析 [J].
陈咏梅 .
天中学刊, 2005, (04) :31-33
[9]   偷窃“天价”科研试验品行为的定性 [J].
周光权 .
法学, 2004, (09) :43-47
[10]   由一起利用BBS破坏生产经营案谈起 [J].
刘松 .
四川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3, (03) :34-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