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12 条
三江平原萝北县湿地农田化过程与驱动机制分析
被引:9
作者:
黄妮
[1
,2
]
刘殿伟
[1
]
王宗明
[1
]
宋开山
[1
]
张柏
[1
]
李方
[1
]
任春颖
[1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
[2]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来源:
关键词:
湿地农田化过程;
耕地;
景观指数;
萝北县;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28 [农田基本建设、农垦];
学科分类号:
0828 ;
摘要:
通过获取三江平原萝北县自1954年以来的六期土地利用数据,定量分析了过去50余年湿地农田化过程,并从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两方面探讨了湿地农田化过程的驱动机制。结果表明,1954~2005年,三江平原萝北县耕地面积净增21.85×104hm2,湿地是新增耕地的主要来源。在空间上,湿地斑块越来越分散,景观破碎化程度明显加剧,而耕地斑块则趋于集中分布;目前,耕地已成为三江平原萝北县的基质景观,地势低平、坡度较小、土壤条件、地貌条件良好的平原区是湿地农田化的首选区域。随着可开垦湿地资源的减少,人类的开垦对象开始转向地势、土壤、地貌等条件相对较差的湿地景观单元。气候变暖加速了湿地农田化进程,而人口数量的增加和政策的引导作用,对湿地农田化过程具有重要的影响。
引用
收藏
页码:382 / 389
页数:8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