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江平原萝北县湿地农田化过程与驱动机制分析

被引:9
作者
黄妮 [1 ,2 ]
刘殿伟 [1 ]
王宗明 [1 ]
宋开山 [1 ]
张柏 [1 ]
李方 [1 ]
任春颖 [1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
[2]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关键词
湿地农田化过程; 耕地; 景观指数; 萝北县;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28 [农田基本建设、农垦];
学科分类号
0828 ;
摘要
通过获取三江平原萝北县自1954年以来的六期土地利用数据,定量分析了过去50余年湿地农田化过程,并从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两方面探讨了湿地农田化过程的驱动机制。结果表明,1954~2005年,三江平原萝北县耕地面积净增21.85×104hm2,湿地是新增耕地的主要来源。在空间上,湿地斑块越来越分散,景观破碎化程度明显加剧,而耕地斑块则趋于集中分布;目前,耕地已成为三江平原萝北县的基质景观,地势低平、坡度较小、土壤条件、地貌条件良好的平原区是湿地农田化的首选区域。随着可开垦湿地资源的减少,人类的开垦对象开始转向地势、土壤、地貌等条件相对较差的湿地景观单元。气候变暖加速了湿地农田化进程,而人口数量的增加和政策的引导作用,对湿地农田化过程具有重要的影响。
引用
收藏
页码:382 / 389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The current status, threats and protection way of Sanjiang Plain wetland, Northeast China [J].
Zhou Zhi-qiang ;
Liu Tong .
Journal of Forestry Research, 2005, 16 (2) :148-152
[2]   基于地形图与知识规则的土地利用信息提取 [J].
王宗明 ;
张柏 ;
宋开山 ;
刘殿伟 .
地球信息科学, 2008, (01) :67-73
[3]   三江平原别拉洪河流域湿地农田化过程中湿地-农田景观梯度时空特征分析 [J].
王宗明 ;
陈铭 ;
宋开山 ;
刘殿伟 ;
张柏 ;
李方 ;
张树清 .
水土保持学报 , 2008, (01) :194-198
[4]   1954年以来三江平原土地利用变化及驱动力 [J].
宋开山 ;
刘殿伟 ;
王宗明 ;
张柏 ;
金翠 ;
李方 ;
刘焕军 .
地理学报, 2008, (01) :93-104
[5]   湿地农田化过程对别拉洪河流域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影响 [J].
陈铭 ;
张柏 ;
王宗明 ;
张树清 ;
宋开山 ;
刘殿伟 .
农业系统科学与综合研究, 2007, (02) :231-235
[6]   三江平原别拉洪河流域湿地农田化过程研究 [J].
陈铭 ;
张柏 ;
王宗明 ;
张树清 ;
李晓峰 ;
刘殿伟 .
湿地科学, 2007, (01) :69-75
[7]   近50年来富锦湿地景观遥感与GIS的时空动态分析 [J].
王志强 ;
张柏 ;
徐振华 ;
张树清 .
地球信息科学, 2006, (01) :21-25+29
[8]   三江平原湿地生态环境建设刍议 [J].
那守海 ;
张杰 ;
莽虹 .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2004, (02) :78-80
[9]   三江平原沼泽湿地开垦后的热量平衡变化 [J].
张芸 ;
吕宪国 ;
朱诚 .
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2, (06) :813-819
[10]   三江平原湿地消长与区域气候变化关系研究 [J].
张树清 ;
张柏 ;
汪爱华 .
地球科学进展, 2001, (06) :836-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