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性家庭:农村社会结构研究的一个新视角——基于华北农村“立门户”现象的考察

被引:16
作者
陶自祥
机构
[1] 云南民族大学人文学院
关键词
立门户; 社区性家庭; 社区性“资格”; 社会关系; 社会结构;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C912.82 [农村社会学];
学科分类号
083304 ;
摘要
农村"立门户"是指分家之后,子家庭经历社区化继承老一代家庭成为独立社区行动主体的继替过程。农民的"分家立户"行为包括子家庭从母家庭分裂出来和融入熟人社会后获得一定独立位置两层文化内涵。既有分家研究更多关注家庭分裂内涵,鲜有学者关注父权如何更替,子家庭如何融入熟人社会结构"立门户"的现象。"社区性家庭"概念旨在探讨新成立的门户是如何融进熟人社会参与公共生活来建构家庭社区性身分,从而使自己的家庭获得"家格"成为熟人社会中符合地方性知识要求的组织。村庄社会结构是"社区性家庭"衍生的结果,它提供了农村社会结构研究的一个新视角。
引用
收藏
页码:104 / 110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1]   代际关系的下位运行及其对农村家庭养老影响 [J].
范成杰 .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 (01) :90-95
[4]   华北农村家庭结构变动研究——立足于冀南地区的分析 [J].
王跃生 .
中国社会科学, 2003, (04) :93-108+206
[5]   传统中国乡村社会的财产边界 [J].
张佩国 .
东方论坛青岛大学学报., 2002, (01) :9-18
[6]   中原地区的“分家”现象与代际关系——以河南省开封县西村为例 [J].
尚会鹏 .
青年研究, 1997, (01) :10-16
[7]   豫东地区婚礼中的“随礼”现象分析 [J].
尚会鹏 .
社会学研究, 1996, (06) :106-112
[8]   我国古代的诸子平均析产问题 [J].
邢铁 .
中国史研究, 1995, (04) :3-15
[9]  
村治模式[M]. 山东人民出版社 , 贺雪峰, 2009
[10]  
江村经济[M]. 上海人民出版社 , 费孝通著, 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