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参活性成分及相关分离分析方法研究进展

被引:33
作者
刘静
戴忠
王钢力
林瑞超
机构
[1] 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
基金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
关键词
丹参; 活性成分; 二萜醌; 酚酸; 分离; 分析;
D O I
10.13422/j.cnki.syfjx.2012.11.078
中图分类号
R284.1 [化学分析与鉴定];
学科分类号
1008 ;
摘要
对丹参中活性成分及其分离分析方法进展进行文献整理和介绍,以方便大家更为清晰而全面的了解丹参,为其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有益参考。依据相关文献,总结丹参中主要成分的具体生物活性及其分离分析方法进展。现代研究表明,丹参中主要活性成分为酚酸和二萜醌类化合物,药理作用广泛,是其发挥活血祛瘀,通经止痛等传统功效的重要物质基础;此外,还出现了一些针对上述活性成分,较为高效、快速的分离分析方法。
引用
收藏
页码:288 / 295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29 条
[1]   微乳闪式提取丹参脂溶性成分研究 [J].
任彦飞 ;
易红 ;
高进 ;
杨华 .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2011, 17 (02) :15-17+20
[2]   正交试验设计优选丹参半仿生集成提取工艺 [J].
杨光义 ;
叶方 ;
雷震 ;
王刚 ;
郝新才 .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2010, 16 (17) :40-43
[3]   丹参在化妆品领域的应用前景 [J].
傅超美 ;
张臻 ;
廖婉 ;
何瑶 ;
赵萱 .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2010, 16 (05) :239-241
[4]   中药丹参有效成分的提取分离方法研究进展 [J].
张中堂 ;
张群林 ;
张云静 ;
丁秀年 .
时珍国医国药, 2010, 21 (03) :728-730
[5]   SFE-CO2和超声法提取丹参药渣的对比研究 [J].
张明 ;
刘汉清 ;
韩晓珂 ;
马俊华 ;
马继永 .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2008, 15 (12) :59-60+62
[6]   中药丹参及其近缘种中微量元素的主成分和聚类分析 [J].
杨在君 ;
张利 ;
杨瑞武 ;
丁春邦 ;
周永红 ;
万德光 .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2008, (10) :2441-2445
[7]   迷迭香酸的研究概况 [J].
陈立亚 .
中国药事, 2007, (11) :923-926+929
[8]   近年来丹参提取工艺的研究概况 [J].
谢凯 ;
赵磊磊 ;
姜红宇 ;
朱盛山 .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2007, (10) :67-70
[9]   丹参酮的有效分离 [J].
王庆伟,杨频,张立伟 .
山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4, (03) :294-298
[10]  
PRZEWALSKINIC ACID A,A NEW PHENOLIC ACID FROM SALVIA PRZEWALSKII MAXIM[J]. Xue Zhao LU Wen Hao XU Jia Xiang SHEN National Institute of Pharmaceutical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Shahe,Beijing 102206 Hideo NAOKI Suntory Institute for Bioorganic Research Wakayamadai,Shimamoto-Cho,Mishima-Gun,Osaka,618 Japan.Chinese Chemical Letters. 199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