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免疫球蛋白同种异型的研究:中华民族起源的一个假说

被引:39
作者
赵桐茂
张工梁
朱永明
郑素琴
顾文娟
陈琦
章霞
刘鼎元
机构
[1] 上海市输血研究所,上海市输血研究所,上海市输血研究所,上海市输血研究所,上海市输血研究所,上海复旦大学,上海复旦大学,上海复旦大学,,,,
关键词
免疫球蛋白同种异型; 群体遗传学; 中华民族的起源;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调查了我国24个民族、74个群体的免疫球蛋白同种异型Gm、Km分布。测定了9560例个体的Gm(1,2,3,5,21)因子和9611例个体的Km(1)因子。根据Gm单体型频率计算了遗传距离并绘制了系统树。结果支持作者早前提出的有关中华民族起源于古代两个不同群体的假说。这两个群体大致以北纬30度为界,分别居栖在黄河和长江流域。本文数据和其他主要人种的Gm分布资料相比较,作者认为在人类进化中,尼格鲁人种首先和高加索-蒙古人种分离;然后高加索人种和蒙古人种分离。不同人种间的差异,大于同一人种内不同群体间的差异。蒙古人种明显地被分为南、北两大类型,分别以具有高频率的Gm1;21和Gm1,3;5单体型作为种族的标记。与高加索人种关联的Gm3;5单体型存在于中国西北地区的少数民族中,提示混有高加索人种血缘。很可能来源于中亚地区的高加索人,通过“丝绸之路”进入中国。Km因子在所调查的74个群体中呈随机分布。
引用
收藏
页码:97 / 108
页数:12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早期人类在中国境内扩散和分布的趋势 [J].
林圣龙 .
人类学学报, 1987, (03) :190-195
[2]   免疫球蛋白同种异型Gm因子在四十个中国人群中的分布 [J].
赵桐茂 ;
张工梁 ;
朱永明 ;
郑素琴 ;
刘鼎元 ;
陈琦 ;
章霞 .
人类学学报, 1987, (01) :1-9
[3]   新疆楼兰城郊古墓人骨人类学特征的研究 [J].
韩康信 .
人类学学报, 1986, (03) :227-242+307
[5]   中国新石器时代居民体质类型及其承继关系 [J].
陈德珍 .
人类学学报, 1986, (02) :114-127
[6]   藏族的体质特征 [J].
张振标 .
人类学学报, 1985, (03) :250-258
[7]   免疫球蛋白同种异型Gm、Km因子在汉族家庭中的遗传 [J].
赵桐茂 ;
张工梁 ;
步坤钜 ;
郑素琴 ;
顾文娟 .
遗传学报, 1985, (02) :149-153
[8]   用HLA基因频率计算人群间的遗传距离 [J].
赵桐茂 ;
张工梁 ;
袁义达 ;
杜若甫 .
人类学学报, 1984, (02) :165-170
[9]  
人类血型遗传学[M]. 科学出版社 , 赵桐茂编著, 1987
[10]  
民族词典[M]. 上海辞书出版社 , 《民族词典》编辑委员会编, 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