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银行业竞争程度的测度分析——基于PR模型和利率非市场化

被引:5
作者
余东华
马路萌
机构
[1] 山东大学经济学院
关键词
银行业; 利率非市场化; 竞争程度; 垄断竞争;
D O I
10.19337/j.cnki.34-1093/f.2012.04.014
中图分类号
F832.3 [金融组织、银行]; F224 [经济数学方法];
学科分类号
1201 ; 020204 ; 0701 ; 070104 ;
摘要
采用拓展的PR模型和H统计量方法论证利率非市场化将导致对中国银行业市场竞争程度的高估。为了解决这一高估问题,利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将利率非市场化作为时间效应因素纳入回归模型,然后采用PR模型和H统计量等非结构主义方法实证测度中国银行业的市场竞争程度。测度结果显示:中国银行业整体上进入了垄断竞争状态,但竞争程度较低;银行之间竞争的重点仍然集中在传统存贷款业务上,金融产品的创新不足。
引用
收藏
页码:106 / 111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美国银行业市场结构分析 [J].
黄隽 ;
李慧 ;
徐俊杰 .
国际金融研究, 2010, (07) :89-96
[2]   外资银行进入对我国银行业市场竞争度的影响:基于Panzar-Rosse模型的实证研究 [J].
李伟 ;
韩立岩 .
金融研究, 2008, (05) :87-98
[4]   我国银行业市场竞争结构分析——基于Panzar-Rosse范式的考察 [J].
赵子铱 ;
彭琦 ;
邹康 .
统计研究, 2005, (06) :69-73
[5]   垄断到竞争:中国商业银行业市场结构的变迁 [J].
叶欣 ;
郭建伟 ;
冯宗宪 .
金融研究, 2001, (11) :79-85
[6]  
Chamberlin vs Robinson:an empirical study for monopoly rents .2 Rosse,J,Panzar,J. Bell Laboratories Economic Discussion Paper . 19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