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社会心态何以可能

被引:10
作者
余建华
机构
[1] 重庆工商大学社会与公共管理学院
关键词
社会心态; 网络社会心态; 社会存在; 社会事实; 共享的心理现实性;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C912.6 [社会心理、社会行为];
学科分类号
040203 ;
摘要
网络社会心态何以可能这一论题包括网络社会心态存在何以可能、认识何以可能和价值何以可能三个方面。其中,网络社会心态的存在何以可能是本论题的前提;认识何以可能是本论题的核心;价值何以可能是本论题的目的。分析表明,网络社会心态是一种真实的社会存在;通过一定的技术手段,在实践中可对其加以认识;它对网络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引用
收藏
页码:16 / 21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1]   社会心态的结构和指标体系 [J].
王俊秀 .
社会科学战线, 2013, (02) :167-173
[2]   社会心态形成的心理机制及效应 [J].
杨宜音 .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 14 (06) :2-7+145
[5]   论社会心态:概念辨析及其操作化 [J].
马广海 .
社会科学, 2008, (10) :66-73+189
[6]   个体与宏观社会的心理关系:社会心态概念的界定 [J].
杨宜音 .
社会学研究, 2006, (04) :117-131+244
[7]   山西人的社会心态与山西经济发展 [J].
李蓉蓉 .
生产力研究, 2005, (03) :125-127
[8]   内蒙古城乡居民基本社会心态调查与分析 [J].
郭亚帆 .
统计与信息论坛, 2003, (03) :49-54
[9]   个人·群体·社会──一生学术历程的自我思考 [J].
费孝通 .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4, (01) :7-17+6+127
[10]  
当代中国社会心态研究[M].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杨宜音, 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