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限负荷斜蹲过程中股外肌肌电信号变化及针刺和静力牵张对其恢复过程的影响

被引:10
作者
王瑞元
卢鼎厚
机构
[1] 北京体育学院运动生理教研室
关键词
极限负荷; 斜蹲; 肌电; 针刺; 静力牵张; IEMG; MPF;
D O I
10.19582/j.cnki.11-3785/g8.1991.03.005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对极限负荷斜蹲过程中,股外肌肌电信号特征的变化及针刺和静力牵张对其恢复过程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一组斜蹲至力竭过程中,IEMG(积分肌电)随起蹲次数的增加面增加,MPF(平均功率频率)则没有明显的变化;在多组斜蹲至力竭过程中,等长段、克制段的MPF与工作能力达到70%~50%最大工作能力时,形成峰值,退让段则没有此变化;斜蹲时,股外肌IEMG在等长段最大,克制段次之,退让段最低;针刺和静力牵张腿在24及48h后的肌电各指标,同运动结束时相比显著降低,对照腿则不显著.
引用
收藏
页码:32 / 39+94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针刺(直刺、斜刺)对大负荷斜蹲后骨骼肌超微结构变化的影响 [J].
张建国 ;
卢鼎厚 ;
樊景禹 .
体育科学, 1988, (01) :61-64+96
[2]   股直肌、股外肌在坚持“虚步”过程中表面肌电图振幅与频率的定量分析 [J].
高强 ;
尹吟青 .
中国应用生理学杂志, 1987, (01) :27-33
[3]   针刺和静力牵张对延迟性酸痛过程中骨骼肌超微结构的影响 [J].
段昌平 ;
卢鼎厚 ;
傅湘琦 ;
赵天德 .
北京体育学院学报, 1984, (04) :12-23
[4]   肌肉疲劳时表面肌电图与其深层运动单位电位、积分、频谱的变化 [J].
郭庆芳 ;
刘佩清 ;
袁新华 .
体育科学, 1982, (03) :52-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