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11 条
淮海经济区产业联系空间特征分析
被引:18
作者:
周婷
仇方道
朱传耿
张敬
蔡爱军
孙东琪
方雪
机构:
[1] 徐州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
来源:
关键词:
淮海经济区;
重力模型;
产业联系强度;
空间分异;
D O I:
10.13249/j.cnki.sgs.2010.06.022
中图分类号:
F127 [地方经济];
学科分类号:
0202 ;
020202 ;
摘要:
区域经济联系一直是经济地理学和区域研究的热点领域。通过引入感应度系数和影响力系数,构建产业联系强度测度模型,对淮海经济区产业联系方向、分异特征及模式进行了深入探讨。结果表明,淮海经济区产业联系强度以京沪线为轴向东西两侧逐渐降低,核心区产业联系密切,且苏北、鲁南、皖北、豫东四大区域板块产业联系差异显著;南北联系为淮海经济区主要产业联系方向,而东西联系则为产业联系的次要方向;从空间组织看,淮海经济区产业联系呈现明显的圈层结构,由内向外依次为核心圈层、中间圈层和外缘圈层。依据产业联系方向及空间组织模式确定区域开发重点和发展方向,有利于从更高层次推进省际边界区域统筹发展。
引用
收藏
页码:854 / 859
页数:6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