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潜力、厚劳动力市场与城市就业

被引:27
作者
尹靖华 [1 ]
韩峰 [2 ]
机构
[1] 南开大学经济学院
[2] 南京审计大学政治与经济研究院
关键词
市场需求潜力; 劳动力空间可得性; 城市就业规模; 劳动者就业概率;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123.9 [市场机制与市场调节]; F249.2 [中国];
学科分类号
020201 ; 020207 ; 1202 ; 120202 ; 020106 ;
摘要
依托城市间产品市场的联合和劳动力要素供给的空间互动,扩大国内市场需求和劳动力要素供给的空间尺度,对于实现我国城市就业的充分性和平衡性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空间劳动要素供给和产品市场需求的综合视角切入,建立了多区域空间一般均衡模型,构建产品市场潜力指标和代表地区劳动力市场厚度的劳动力空间可得性指标并探讨两者与城市就业之间的逻辑联系和作用机制,分别从城市层面和个体微观层面实证检验其对城市就业规模和个人就业机会的影响。结果显示,城市产品市场潜力和厚的劳动力市场在推进城市就业增长中存在显著作用,二者不仅在城市层面提高了城市非农就业规模,而且也提高了微观劳动者个体的非农就业概率。进一步的异质性分析发现,大城市和中小城市的就业主要依赖产品市场的空间需求关联,大城市厚劳动力市场的就业效应不如中小城市明显;城市产品市场潜力对劳动力的需求效应更加有利于外来劳动力市场,而本地劳动力在厚劳动力市场中处于更加有利的位置。本研究对于构建以城市群为主体的城镇格局以促进区域经济发展与就业协同,从整体上保证就业的充分性和公平性具有重要的政策启示。
引用
收藏
页码:146 / 160
页数:15
相关论文
共 23 条
[1]   空间关联、劳动集聚与工资分布 [J].
程进文 ;
杨利宏 .
世界经济, 2018, 41 (02) :145-168
[2]   对外直接投资如何影响了母国就业?——基于中国微观企业数据的研究 [J].
李磊 ;
白道欢 ;
冼国明 .
经济研究, 2016, 51 (08) :144-158
[3]   劳动力跨方言流动的倒U型模式 [J].
刘毓芸 ;
徐现祥 ;
肖泽凯 .
经济研究, 2015, 50 (10) :134-146+162
[5]   幸福的就业效应——对幸福感、就业和隐性再就业的经验研究 [J].
李树 ;
陈刚 .
经济研究, 2015, 50 (03) :62-74
[6]   市场潜能促进了制造业女性就业吗?——基于中国工业企业数据的实证分析 [J].
李宏兵 ;
赵春明 ;
文磊 ;
张群 .
财经研究, 2014, 40 (03) :52-62
[7]   中国制造业的就业创造与就业消失 [J].
马弘 ;
乔雪 ;
徐嫄 .
经济研究, 2013, 48 (12) :68-80
[9]   中国城市经济发展潜力的综合测度和统计估计 [J].
柯善咨 ;
韩峰 .
统计研究, 2013, 30 (03) :64-71
[10]   追踪我国制造业集聚的空间来源:基于马歇尔外部性与新经济地理的综合视角 [J].
韩峰 ;
柯善咨 .
管理世界, 2012, (10) :55-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