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高葡萄糖钳夹技术评价高甘油三酯血症人群胰岛素分泌和胰岛素敏感性

被引:19
作者
梁真
程桦
李焱
黎锋
黄秀琼
聂佩珍
戚以勤
机构
[1] 中山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内分泌科,中山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内分泌科,中山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内分泌科,中山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内分泌科,中山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内分泌科,中山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内分泌科,中山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内分泌科广州,现在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内分泌科,广州,广州,广州,广州,广州,广州
关键词
葡萄糖钳制技术; 高甘油三酯血症; 胰岛素; 胰岛β细胞;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589.2 [脂肪代谢障碍];
学科分类号
1002 ; 100201 ;
摘要
目的评价高甘油三酯(甘油三酯≥2.3 mmol/L)、正常葡萄糖耐量人群的胰岛素分泌和胰岛素敏感性。方法筛选正常糖耐量的高甘油三酯血症患者12名(高甘油三酯组,HTG组)和性别、年龄、体重指数相匹配的正常糖耐量、正常血脂者12名(正常对照组,NC组),应用高葡萄糖钳夹技术评价胰岛β细胞功能及胰岛素敏感性。结果HTG组和NC组在钳夹过程中胰岛素呈双相分泌,第一时相胰岛素分泌均于4 6 min达到高峰,在10 30 min下降,之后随钳夹时间延长逐渐升高,稳态期(120 150 min)达到最高。HTG组第一时相胰岛素分泌水平低于NC组[(224.7±133.2) mIU/Lvs(252.6±108.9 )mIU/L,P=0.58],但差别无统计学意义;第二时相胰岛素分泌[(98.6±37.7) mIU/Lvs(65.2±20.0 ) mIU/L,P<0.05]和最大胰岛素分泌率[(135.1±45.2) mIU/Lvs(84.5±29.8) mIU/L,P<0.01]均明显高于NC组,胰岛素敏感性指数则显著低于NC组[(9.89±4.05vs21.97±9.62,P<0.01)。结论正常糖耐量的高甘油三酯血症人群中已经出现明显胰岛素抵抗和代偿性胰岛素分泌增加,高葡萄糖钳夹试验中胰岛素分泌曲线异常。
引用
收藏
页码:211 / 214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快速相胰岛素分泌功能的评价 [J].
包玉倩 ;
贾伟平 ;
朱敏 ;
陆俊茜 ;
陈蕾 ;
项坤三 .
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 2004, (02) :41-43
[2]   第二部分:胰岛β细胞功能与糖稳态异常——高葡萄糖钳夹技术的建立及应用 [J].
贾伟平 ;
项坤三 .
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 2003, (04) :95-97
[3]   葡萄糖钳夹技术在糖尿病研究中的应用 [J].
陈蕾 ;
贾伟平 ;
项坤三 .
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 2003, (01) :78-80
[4]   高甘油三酯血症是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发病的危险因素──432例非糖尿病人群六年前瞻性观察 [J].
杨文英,邢小燕,林红,马晓华,胡英华,李光伟,潘孝仁 .
中华内科杂志, 1995, (09) :583-586
[5]   Fat-induced liver insulin resistance [J].
Pankaj Shah ;
Ananda Basu ;
Robert Rizza .
Current Diabetes Reports, 2003, 3 (3) :214-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