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质主义、反本质主义与中国教育学研究

被引:146
作者
石中英
机构
[1]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副院长、教授(北京)
关键词
本质主义; 反本质主义; 教育学; 知识观; 认识论;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G40-03 [教育科学研究];
学科分类号
040101 ; 120403 ;
摘要
本质主义是一种信仰本质存在并致力于本质追求与表述的知识观和认识论路线,是近代以来西方许多哲学流派,包括那些相互冲突的哲学流派共同信奉的知识观和认识论路线。本质主义对20世纪中国教育学研究的影响有一个由小到大、由点到面、由弱到强的历史过程,逐渐在中国教育学术界占据支配地位。反本质主义是后现代主义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反本质主义对本质主义的批判集中在实体信仰、本质信念或假定、符合论的语言观以及本质主义的目的假设及其引起的学术与政治的后果上。从反本质主义角度看,本质主义在为中国教育学术研究带来表面的生机和活力的同时,也带来了严重的历史性后果。21世纪的中国教育学研究必须深刻地批判和彻底地抛弃本质主义,树立新的反本质主义的知识观,走上新的反本质主义的认识论之路。
引用
收藏
页码:11 / 20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教育经验的理论方式 [J].
丁钢 .
教育研究, 2003, (02) :22-27
[2]  
元教育学.[M].唐莹著;.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
[3]  
质的研究方法与社会科学研究.[M].陈向明著;.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
[4]  
教育学的文化性格.[M].石中英著;.山西教育出版社.1999,
[5]  
后哲学文化.[M].(美)罗蒂著;黄勇编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92,
[6]  
猜想与反驳.[M].(英)波普尔(K.R.Popper)著;傅季重等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6,
[7]  
教育学讲义.[M].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教育学教研组编辑;.北京出版社.1957,
[8]  
教育学.[M].张凌光等编;.人民教育出版社.1953,
[9]  
教育学.[M].凯洛夫 著.人民教育出版社.19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