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低碳试点城市碳排放效率时空演变与影响因素

被引:85
作者
徐英启
程钰
王晶晶
刘娜
机构
[1] 山东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学院
关键词
低碳试点城市; 碳排放效率; 超效率SBM模型; 中国;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321 [区域环境规划与管理];
学科分类号
083305 ; 1204 ;
摘要
中国提出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战略目标,提高碳排放效率,推动绿色低碳发展是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途径。运用包含非期望产出的Super-SBM模型,测度了2003—2018年中国68个低碳试点城市的碳排放效率并分析其时空演变特征,运用面板回归模型分析城市碳排放效率的影响因素,得出以下结论:(1)低碳试点城市碳排放效率在时间上整体呈上升趋势,效率值从0.169上升至0.423,年均增长率为6.31%,仍有一定的提升空间。(2)低碳试点城市碳排放效率的区域差异呈先缩小后逐渐扩大趋势,空间上呈现“东中西”递减分布格局;从城市等级规模来看呈现“超大城市>特大城市>大城市>中等城市>小城市”特征。(3)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城镇化水平、绿色技术创新与试点城市碳排放效率呈显著正相关,外资强度与碳排放效率呈显著负相关,各影响因素对三大地区和不同规模城市的作用程度存在一定的差异性。从创新投入、产业结构和区域差异化等方面提出对策建议,对促进城市绿色低碳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引用
收藏
页码:1261 / 1276
页数:16
相关论文
共 37 条
[1]   “双碳”目标下工业碳排放结构模拟与政策冲击 [J].
史丹 ;
李鹏 .
改革, 2021, (12) :30-44
[2]   黄河流域旅游业碳排放脱钩效应测度与空间分异研究 [J].
黄国庆 ;
汪子路 ;
时朋飞 ;
周贻 .
中国软科学, 2021, (04) :82-93
[3]   中国交通碳排放效率的空间关联网络结构及其影响因素 [J].
邵海琴 ;
王兆峰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21, 31 (04) :32-41
[4]   碳排放权交易是否“加速”降低了碳排放量和碳强度? [J].
姬新龙 ;
杨钊 .
商业研究, 2021, (02) :46-55
[5]   中国省际农业碳排放测算及低碳化水平评价——基于衍生指标与TOPSIS法的运用 [J].
田成诗 ;
陈雨 .
自然资源学报, 2021, 36 (02) :395-410
[6]   2007—2016年中国省域碳排放效率评价及影响因素分析——基于超效率SBM-Tobit模型的两阶段分析 [J].
宁论辰 ;
郑雯 ;
曾良恩 .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1, 57 (01) :181-188
[7]   绿色科技创新、财政投入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基于长江经济带2003-2019年数据的实证分析 [J].
刘在洲 ;
汪发元 .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21, 38 (04) :53-61
[8]   生态省建设的碳减排效应研究 [J].
王桂新 ;
李刚 .
地理学报, 2020, 75 (11) :2431-2442
[9]   区域视角下碳排放驱动因素影响程度分析 [J].
李金叶 ;
于洋 .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2020, (06) :66-73
[10]   中国低碳试点城市的碳排放特征与碳减排路径研究 [J].
禹湘 ;
陈楠 ;
李曼琪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20, 30 (07)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