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披露监管与P2P借贷运营模式

被引:54
作者
张海洋
机构
[1]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金融学院
关键词
互联网金融; 信息披露; P2P借贷;
D O I
10.13821/j.cnki.ceq.2016.04.15
中图分类号
F724.6 [电子贸易、网上贸易]; F832.4 [信贷];
学科分类号
1201 ; 020204 ;
摘要
我国的P2P借贷平台普遍采用的担保模式被认为是行业风险根源之一,然而对该模式产生的制度基础却缺乏研究。本文发现英国的P2P平台也普遍采用担保模式,而美国的平台则不采用,这种差异在已有文献中没有合理解释。通过构建博弈模型,本文发现监管当局对平台信息披露监管的差异是造成这一模式差异的主要原因:如果平台信息披露行为得到严格监管,那么平台不会为借款人提供担保;如果信息披露缺乏监管,那么平台必须为借款人担保以吸引投资。
引用
收藏
页码:371 / 392
页数:22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1]   借贷市场能准确识别学历的价值吗?——来自P2P平台的经验证据 [J].
廖理 ;
吉霖 ;
张伟强 .
金融研究, 2015, (03) :146-159
[2]   观察中学习:P2P网络投资中信息传递与羊群行为 [J].
廖理 ;
李梦然 ;
王正位 ;
贺裴菲 .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15, (01) :156-165+184
[3]   我国P2P网络借贷的发展现状及其对金融监管的挑战 [J].
邱兆祥 ;
孙成旺 .
金融理论与实践, 2014, (11) :23-27
[4]   中美P2P网络借贷行业比较研究 [J].
芦国荣 .
经济研究导刊, 2014, (26) :208-210
[5]   聪明的投资者:非完全市场化利率与风险识别——来自P2P网络借贷的证据 [J].
廖理 ;
李梦然 ;
王正位 .
经济研究, 2014, 49 (07) :125-137
[6]   中国互联网金融的地域歧视研究 [J].
廖理 ;
李梦然 ;
王正位 .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14, 31 (05) :54-70
[7]   投融资效率与投资者保护的平衡:P2P借贷平台监管模式研究 [J].
宋鹏程 ;
吴志国 ;
赵京 .
金融理论与实践, 2014, (01) :33-38
[8]   国外P2P网络借贷平台的监管及对我国的启示 [J].
李雪静 .
金融理论与实践, 2013, (07) :101-104
[9]   互联网金融模式研究 [J].
谢平 ;
邹传伟 .
金融研究, 2012, (12) :11-22
[10]   英国征信业发展实践对我国的启示 [J].
张旅萍 .
武汉金融, 2008, (03) :49-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