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小麦生长适宜动态指标的知识模型

被引:16
作者
朱艳
曹卫星
周治国
田永超
机构
[1] 南京农业大学/农业部作物生长调控重点开放实验室,南京农业大学/农业部作物生长调控重点开放实验室,南京农业大学/农业部作物生长调控重点开放实验室,南京农业大学/农业部作物生长调控重点开放实验室南京,南京,南京,南京
关键词
小麦; 生理发育时间; 生长度日; 生长动态指标; 知识模型;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12.1 [小麦];
学科分类号
0901 ;
摘要
在分析和提炼小麦栽培理论与技术最新研究资料的基础上 ,通过定量描述冬小麦生长发育动态与品种类型、生态环境和生产技术水平之间的动态关系 ,以基于生理发育时间的动态生长度日为主线 ,建立了系统化和广适性的冬小麦生长适宜动态指标的知识模型 ,可为不同环境条件和冬小麦品种栽培过程中的苗情诊断提供定量化的动态生长指标 ,包括主茎叶龄、叶面积指数、群体茎蘖数和干物质积累量等。利用不同地点的常年每日气象资料以及不同品种类型、不同产量目标和不同播期资料对所建知识模型进行了实例分析 ,表明知识模型对冬小麦生长适宜动态指标具有较好的预测性和广适性
引用
收藏
页码:43 / 50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7 条
[1]   不同类型小麦品种(系)干物质积累和运转动态比较 [J].
周竹青 .
作物杂志, 2002, (01) :16-19
[2]   小麦地上部器官建成模拟模型的研究 [J].
严美春 ;
曹卫星 ;
罗卫红 ;
王绍华 .
作物学报, 2001, (02) :222-229
[3]   小麦抽穗后生理发育时间的计算与生育期的预测 [J].
刘铁梅 ;
曹卫星 ;
罗卫红 .
麦类作物学报, 2000, (03) :29-34
[4]   小麦发育过程及生育期机理模型的研究I.建模的基本设想与模型的描述 [J].
严美春 ;
曹卫星 ;
罗卫红 ;
江海东 .
应用生态学报, 2000, (03) :355-359
[5]   作物智能栽培学:信息科学与作物栽培学的结合 [J].
曹卫星 .
科技导报, 2000, (01) :37-40+31
[6]   近年京郊小麦产量结构分析及进一步增产的措施建议 [J].
王立平 .
北京农业科学, 1998, (04) :11-14
[7]   徐州24号小麦在淮北地区亩产600kg群体质量标准及调控技术 [J].
孙启善 ;
姜春英 ;
侯本民 ;
陈荣振 ;
刘萍 .
江苏农业科学, 1996, (06) :6-9
[8]   小麦高产群体质量栽培的应用研究──1.小麦高产群体质量的调控指标 [J].
王龙俊,陈维新,唐明臻 .
江苏农业科学, 1996, (01) :5-9
[9]   长江中下游麦区不同产量水平下的小麦产量结构分析 [J].
俞金龙 .
麦类作物学报, 1995, (06) :40-41
[10]   土地生产潜力评价中土壤修正系数模型的研究──以河北省涿鹿县为例 [J].
张军连,林培 .
自然资源学报, 1994, (03) :260-270